×
早期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研究

包邮早期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研究

1星价 ¥50.3 (7.2折)
2星价¥50.3 定价¥6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1632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52016321 ; 978-7-5520-1632-1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历史学角度,在认真分析文献与吸取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力图从外交、法律与医疗等方面对业已存在的美国毒品控制体系的相关内容加以梳理,首次将联邦层面上*为重要的禁毒外交政策、禁毒法律体系以及成瘾医疗揽括为基本内容,重新构建了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的立体式框架。以此框架为据,在梳理早期联邦毒品控制模式间相互能动关系的同时,还将深入挖掘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全面展示“禁止”理念基础上美国联邦毒品控制模式的价值取向,进而为理解现行的美国“毒品战争”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历史学角度,在认真分析文献与吸取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力图从外交、法律与医疗等方面对业已存在的美国毒品控制体系的相关内容加以梳理,首次将联邦层面上*为重要的禁毒外交政策、禁毒法律体系以及成瘾医疗揽括为基本内容,重新构建了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的立体式框架。 以此框架为据,在梳理早期联邦毒品控制模式间相互能动关系的同时,还将深入挖掘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全面展示“禁止”理念基础上美国联邦毒品控制模式的价值取向,进而为理解现行的美国“毒品战争”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相关学术概念的界定 二、 本书的研究范围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 研究思路及学术价值 **部分 早期美国毒品控制之外交模式 **章 美国禁毒外交源起的内外环境 **节 世界性的麻醉品问题 第二节 美国麻醉品滥用问题的凸现 第三节 美西战争所显示的美国外交趋向 第四节 《菲律宾报告书》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早期禁毒外交 **节 上海万国禁烟会与美国禁毒外交 第二节 海牙国际鸦片会议与美国禁毒外交 第三节 国联时期的美国禁毒外交 第四节 日内瓦会议与美国禁毒外交 第五节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禁毒外交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早期禁毒外交理念探析 **节 理想主义的禁毒外交理念 第二节 国家利益至上的禁毒外交理念 第三节 早期禁毒外交的历史地位 小结 第二部分 早期美国毒品控制之法律惩戒模式 第四章 法律惩戒模式起源的内部因素 **节 进步主义思潮对于禁止理念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麻醉品控制措施及其影响 第三节 麻醉品成瘾者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哈里森法》及其作用 **节 《福斯特法案》及其教训 第二节 《哈里森法》立法的诸因素 第三节 《哈里森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小结 第六章 早期法律惩戒模式的内容演变及其争议性**节 早期法律惩戒模式的违宪争议与案例 第二节 早期美国社会对于法律惩戒模式的不同解读第三节 麻醉品法执行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第四节 联邦麻醉品法执法机构的变迁 第五节 麻醉品法的合宪性问题 第六节 早期立法过程中的种族歧视问题 小结 第三部分 早期美国毒品控制之医疗模式 第七章 麻醉品成瘾治疗的自由时期 **节 麻醉品及其认识的混沌时代 第二节 对麻醉品成瘾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早期麻醉品成瘾治疗及其问题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主要成瘾认识理念 **节 20世纪初的成瘾普通疾病说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说以及科尔博其人 第三节 精神病学说出现的医学与社会原因 小结 第九章 联邦权力对成瘾治疗的介入 **节 联邦早期成瘾政策 第二节 联邦对维持成瘾的再认识 第三节 联邦麻醉品诊所时代 第四节 隔离治疗与麻醉品农场的问世 第五节 医学界与联邦执法机构间的纠葛 小结 结论 附录1 英语名词缩略一览表 附录2 美国毒品控制史重要事件纪年表(19世纪至今)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新锦,男,1963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983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史学学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末留学日本并毕业于日本神奈川大学,获国际经营学学士学位;回国后追随美国外交史著名学者王晓德教授从事历史研究,获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美国早期毒品控制模式研究》荣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近年来,主要从事美国禁毒政策的研究,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建设,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曾任教于福建商学院,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洲研究所客座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