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122016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112201662 ; 978-7-112-20166-2
内容简介
汪晓东编著的《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以福州马鞍墙为例,来说明一种文化现象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变异,并分析其产生变异的成因。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每一个建筑构件的生成都具有特殊的功用。马鞍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缩小火灾的延烧范围,降低火患的危害程度。另外,在海盗、土匪猖獗的年代,马鞍墙还兼具防御功能。在满足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功能,在马鞍墙墙体的装饰图像上,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崇拜、宗教信仰、移民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等内容的传达。通过这些图式来解读这些纹饰生成的原因,并对马鞍墙上出现的装饰内容与形式进行追问,发现许多图像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义不尽相同。
当社会发生变迁后,马鞍墙主要的防火功能日渐式微,逐渐转变成纯粹的形式符号。装饰图像也因装饰材料的更新、施工技术的变异以及人们对装饰纹样的误解产生了新的象征含义,进而又丰富了马鞍墙的精神功能。
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可以洞察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们的思想、信仰、趣味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目录
前言
**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功能
**节 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环境
二、构筑材料
三、建造模式
四、装饰媒材
第二节 马鞍墙物质功能的生成
一、防风
二、防火
三、防御
第二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精神功能
**节 生殖祝祷:人丁兴旺的期盼
一、动物象征
二、植物象征
第二节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移民文化的传播
一、移民文化与封火墙
二、福州耕读传家与崇文重教生成的历史流变
三、生存的解读
四、耕读、崇文的象征符号与马鞍墙
第三节 忠义仁勇:英雄崇拜与侠义精神的追求
一、忠义观念与侠义精神
二、体现忠义智勇的图像在马鞍墙上频繁出现的原因
第四节 博古知今:崇尚雅趣
一、博古与博古图
二、博古图像在福州马鞍墙上频繁出现的原因
第三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现代建构
**节 福州马鞍墙各功能要素的发展
一、物质功能的丧失
二、功能的转换
第二节 福州马鞍墙当下呈现
一、再现与本体
二、传统与创造
第四章 福州马鞍墙的变异
**节 材料的改变
一、砖墙替代了夯土墙
二、瓷砖代替了穿瓦衫
三、涂料代替了锅底灰
四、水泥作为灰塑的材料
五、油漆代替矿物质颜料
第二节 施工技术的变异
一、现代化机械工具的介入
二、工程图纸的出现
三、工匠的专业性和创造性逐渐降低
第三节 装饰图式的变异
一、礼制象征的蜕变
二、教化方式的变异
第五章 福州马鞍墙变异的成因
**节 促使变异的外界力量
一、人口的流动与城市化
二、农民工的回流与社会变迁
三、城镇现代化与工业化
第二节 承受变异的传统力量
一、精神诉求的转变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第六章 结语:生成与变异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汪晓东,男,1973年生,安徽省宿松县人,设计学博士,集美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方向。主要从事传统建筑研究。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敦煌莫高窟与6至11世纪佛寺空间布局研究
¥26.8¥68.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住宅细节解剖书
¥29.4¥5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0.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34.2¥58.0 -
饰物 寓意-家装中的吉祥元素
¥7.3¥25.0 -
居家风水
¥23.0¥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89.6¥128.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