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美典-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东方美典-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687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010168715 ; 978-7-01-016871-5

本书特色

“美典”一词,是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高友工教授所创,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文学艺术中所体现出的“ 文化理想”及“审美典范”。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以王国维、蔡元培、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高友工、李泽厚为代表的中国美学家们通过发掘中国美学、艺术的独特个性和现代价值,重构中华艺术的精神体系,以此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美学体系的精神范式,这就是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本质,它体现了中国美学家们在以西方文化艺术精神为主体的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建构“东方美典”的努力。刘建平编写的《东方美典--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为切入点,由此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中“全球视域”与 “中国视域”、普世价值与东方经验之间的激荡与张力。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总是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问题而展开的,这些概念、问题往往贯穿于美学的始终,显现了美学理论的生命。本书旨在系统的梳理、诠释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打破了以往对此问题探讨的模糊性、零碎性,在20世纪中国艺术、美学发展史的视野下将这个问题分为20世纪初“回应西方”的萌生期、30-50年代抗战前后对“民族精神彰显”的形成期、50-70年代海外新儒学“解蔽现代性”的成熟期和80年代以来追求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新时期四个阶段。 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陷入困境的中国美学、艺术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承载着中国美学、艺术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这个问题在王国维、蔡元培、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高友工、李泽厚等美学家那里获得了现代回应,“中国艺术精神”问题通过他们的现代诠释而成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问题,并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一个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审美“范式”。

目录

上篇: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导论问题的缘起 **章 回应西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萌生**节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境界说”:王国维论中国艺术精神第三节 “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的中国艺术精神实践 第二章 民族精神的彰显——“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形成**节 抗战时期的文艺思潮第二节 “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宗白华论中国艺术精神第三节 返本开新:当代新儒家论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解蔽现代性——“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成熟**节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综述第二节 民族审美心灵的再造:徐复观论“中国艺术精神”第三节 另一条线索:徐复观论中国文学精神 第四章 现代转型——“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新时期**节 对“艺术终结论”思潮的回应第二节 抒情美典:高友工论中国艺术精神第三节 “情本体”:李泽厚论中国艺术精神下篇: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重构 **章为什么要重构中国艺术精神?**节 时代精神的嬗变第二节 艺术精神的危机第三节 本土化思潮的兴起 第二章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概念辨析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的路向第三节 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 第三章 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型**节 “和合”:中国艺术精神的本体论第二节 “观”和“味”:中国艺术精神的方法论第三节 “意境”: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论余论结语 附录一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徐复观与海德格尔关学思想比观 附录二 该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兼与章启群商榷 附录三 中国画的现代路——刘国松、徐复观、周韶华的三条路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建平,男,生于湖北武汉,1996年入武汉大学国家哲学人才培养基地班,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