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中医传统疗法

包邮实用中医传统疗法

¥55.0 (7.3折) ?
1星价 ¥55.0
2星价¥55.0 定价¥7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393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7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13239387 ; 978-7-5132-3938-7

内容简介

  《实用中医传统疗法》内容包括针法、灸法、中药外治法、拔罐刮痧疗法、美容美体特色疗法、儿科特色疗法和骨伤类治疗技术,均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每种疗法详细介绍其发展沿革、治疗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辨析源流,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创新,对加强传统疗法的系统研究、挖掘、整理、提高尤为重要;图文并茂,对教学传授、临床带教、临床应用、科研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文末列举该疗法的验案更是示人以实例,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启迪性。

目录

**章 针法
**节 耳针
第二节 鼻针
第三节 毫针
第四节 手针
第五节 头针
第六节 眼针
第七节 拨针
第八节 长圆针
第九节 锋勾针
第十节 铍针
第十一节 水针刀
第十二节 针刀
第十三节 中医微创技术
第十四节 鍉针
附:双极磁锟针
第十五节 火针
第十六节 芒针
第十七节 三棱针
第十八节 腕踝针
第十九节 皮内针
第二十节 平衡针
第二十一节 穴位埋线
第二十二节 穴位注射
第二十三节 电针
第二十四节 皮肤针
第二十五节 刃针

第二章 灸法
**节 艾炷隔物灸
第二节 艾炷直接灸
第三节 艾条悬起灸
第四节 艾条实按灸
第五节 温针灸
第六节 温灸器灸

第三章 中药外治法
**节 穴位贴敷
第二节 中药淋洗
第三节 中药泡洗
第四节 中药热罨包
第五节 中药热熨敷
第六节 中药湿热敷

第四章 拔罐刮痧疗法
**节 拔罐(留罐、闪罐、走罐)
第二节 药罐
第三节 刺络拔罐
第四节 针罐
第五节 刮痧
第六节 放痧
第七节 撮痧

第五章 美容美体特色疗法
**节 中药面膜美容
第二节 刮痧美容
第三节 面部经络疏通及按摩美容
第四节 针灸减肥
第五节 穴位埋线美容美体
第六节 刺血美容美体
第七节 游走罐美体
第八节 中药超声波导人美容
第九节 手足皲裂中药蜡疗

第六章 儿科特色疗法
**节 小儿拔火罐
第二节 小儿贴敷
第三节 小儿刺络
第四节 小儿推拿
第五节 小儿捏脊
第六节 小儿中药洗浴
第七节 小儿中药熏蒸
第八节 小儿艾灸

第七章 骨伤类治疗技术
**节 理筋技术
第二节 脱位整复技术
第三节 骨折整复技术
第四节 夹板固定技术
第五节 石膏固定技术
第六节 骨外固定支架技术
第七节 骨科牵引技术
第八节 练功康复技术
第九节 针刺运动疗法
展开全部

节选

  《实用中医传统疗法》:  3.具体方法  (1)毫针法  基本操作方法:局部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进针,中指托着针刺部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中i指持针,在反应点进针。针刺深度视耳郭不同部位厚薄而定,以刺入耳软骨(但不可穿透)且有针感为度。针感多表现为疼痛,少数亦有酸、胀、凉、麻的感觉。20分钟后起针。  治疗时间及疗程:留针时间20分钟。每次一侧或双侧针刺,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埋针法  基本操作方法:先将穴区皮肤严格消毒,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的皮肤,右手持镊子夹住消毒皮内针的针环,轻轻刺人所选穴区内,再用胶布固定。一般每次埋单侧耳,必要时可埋双侧耳。  治疗时间及疗程:每日自行按压3-4次。留针时间3-7日,夏天宜短,冬季可长些。10次为1个疗程。  (3)压丸法  基本操作方法:选定穴位后,先以75%酒精拭净耳郭皮肤,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将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郭发热潮红。按压时宜采用拇、食指分置耳郭内外侧夹持压物,行一压一松式按压,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  治疗时间及疗程:每日按压3~4次,每周换贴1-2次。每疗程5~10次。  (4)刺血法  基本操作方法:先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常规消毒后,手持针具用点刺法在耳穴处放血3-5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按压止血。  治疗时间及疗程: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可每日2次。  4.取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取穴:即根据人体的患病部位,在耳郭的相应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肩关节周围炎取“肩”穴,胆囊炎取“胰胆”穴等。  (2)按藏象辨证取穴:即根据中医学藏象学说的理论,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心”穴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神经官能症、癔病等;“肾”穴治疗脱发,取“肺”穴治疗各种皮肤病等。  (3)按经络学说取穴:如坐骨神经痛(后支),取耳穴的“膀胱”穴治疗;臂外侧痛,取耳穴“三焦”穴治疗;偏头痛,其部位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故取“胰胆”穴来治疗。  (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命名的;又如肾上腺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肾上腺的功能而命名的。因此,必须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理解和运用这些耳穴。如胃肠疾患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可取“交感”穴;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取“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  (5)按临床经验取穴:按临床经验取穴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个(或某些)穴位对治疗某病有效,取而用之。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胃痛取“腕”穴,甲状腺疾患取“肘”穴,肝昏迷取“耳尖”“结节”放血,老花眼取“枕”穴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