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交叉配血

包邮电子交叉配血

1星价 ¥19.6 (4.9折)
2星价¥19.6 定价¥4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423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117242363 ; 978-7-117-24236-3

本书特色

车嘉琳、何子毅、田兆嵩主编的《电子交叉配血 (精)》是国内**本“电子交叉配血”专*。全书共分8章,系统讲述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国内外应用概况、优越性和局限性,并结合东莞市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实践,介绍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信息传递、过程确认、质量保证和岗位培训等内容。其特点一是资料收集齐全,内容丰富,对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客观评价了电子交叉配血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是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详细介绍了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本书适合医院管理者、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临床医师和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开发互联网 医疗的软件工程师参考。

内容简介

车嘉琳、何子毅、田兆嵩主编的《电子交叉配血(精)》是国内**本“电子交叉配血”专著。全书共分8章,系统讲述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国内外应用概况、优越性和局限性,并结合东莞市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实践,介绍了电子交叉配血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信息传递、过程确认、质量保证和岗位培训等内容。其特点一是资料收集齐全,内容丰富,对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客观评价了电子交叉配血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是专业性与实用性并重,详细介绍了开展电子交叉配血的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书适合医院管理者、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临床医师和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开发互联网+医疗的软件工程师参考。

目录

**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由来一、血型的发现二、交叉配血的诞生三、交叉配血在输血安全中的地位四、交叉配血发展简史(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二)酶介质交叉配血法(三)间接抗球蛋白交叉配血法(四)改良凝聚胺交叉配血法(五)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法五、电子交叉配血(一)概念(二)特征(三)临床应用六、虚拟血库(一)概念(二)特征(三)临床应用七、后记 第二章 电子交叉配血在国内外应用概况一、国外应用概况(一)瑞典和丹麦(二)美国(三)英国(四)澳大利亚(五)其他国家二、国内应用概况(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二)中国大陆地区(三)东莞市三、展望 第三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一、优越性(一)节省时间(二)减少实验室的工作量(三)减少交叉配血与输血比例(四)减少血液成分的过期报废(五)减少对交叉配血标本量的需求(六)减少对生物危险物质的处理(七)排除血清学交叉配血出现的干扰(八)减轻技术人员的压力(九)避免不必要的订血(十)提高输血的配合性(十一)节约成本(十二)实现输血全过程信息化二、局限性(一)对文献报道的局限性解释 第四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硬件配置及软件设计 第五章 电子交叉配血实施过程的确认 第六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信息传递 第七章 电子交叉配血实施的质量保证 第八章 电子交叉配血的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