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财政预算转型

包邮论中国财政预算转型

1星价 ¥31.4 (3.9折)
2星价¥31.4 定价¥8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5729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5
  • 出版时间:2017-06-06
  • 条形码:9787509572900 ; 978-7-5095-7290-0

本书特色

本书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赵云旗教授撰写完成,全书共分六章,结构紧密,观点新颖,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述了我国财政预算转型的历程,并对财政预算转型的规律进行了总结。*章 财政预算转型的涵义第二章 中国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财政预算转型第三章 中国“战时财政预算”向“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转型第四章 中国“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向“公共财政预算转型”第五章 中国投入型财政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230第六章 从收入型财政预算向绿色预算转型第七章 财政预算转型的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赵云旗教授撰写完成,全书共分六章,结构紧密,观点新颖,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述了我国财政预算转型的历程,并对财政预算转型的规律进行了总结。**章 财政预算转型的涵义第二章 中国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财政预算转型第三章 中国“战时财政预算”向“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转型第四章 中国“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向“公共财政预算转型”第五章 中国投入型财政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230第六章 从收入型财政预算向绿色预算转型第七章 财政预算转型的规律。

目录

**章 中国财政预算转型的理论分析 **节 财政预算转型的涵义 第二节 财政预算转型理论 第三节 财政预算转型的环境 第四节 财政预算转型方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财政预算转型 **节 中国传统财政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财政预算的过渡 第三节 现代财政预算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 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预算转型的原因 第五节 外部环境对传统财政预算转型的作用 第六节 传统财政预算向现代预算转型的特点与意义 第三章 中国“战时财政预算”向“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转型 **节 “战时财政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战时财政预算”的标志 第三节 “战时财政预算”到“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的过渡 第四节 “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的形成及标志 第五节 “战时财政预算”转为“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的原因 第六节 战时财政预算实现转型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中国“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向“公共财政预算”转型 **节 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的发展 第二节 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到公共财政预算的过渡 第三节 公共财政预算的建立与完善 第四节 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转型为公共财政预算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建设型财政预算转型为公共财政预算的意义 第五章 中国投入型财政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 **节 我国投入型财政预算属性分析 第二节 “投入型”财政预算转为绩效预算的必然 第三节 绩效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国外绩效预算改革经验借鉴 第五节 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六节 绩效预算的比较研究 第七节 绩效预算体系与运行机制 第八节 我国投入型财政预算向绩效预算转型过渡期 第九节 推进我国投入型财政预算转型的思路 第十节 投入型财政预算转型为绩效预算的意义 第六章 收入型财政预算向绿色预算转型 **节 我国收入型财政预算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收入型财政预算转为绿色财政预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节 绿色财政预算的内涵及相关理论问题 第四节 绿色财政预算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五节 我国绿色预算框架体系的构建 第六节 我国绿色预算实施环境分析 第七节 收入型财政预算转型为绿色预算的意义 第七章 财政预算转型的规律 **节 财政预算转型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财政预算是运动式变化形态 第三节 财政预算转型是一种进步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