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包邮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53.3 (6.8折) ?
1星价 ¥53.3
2星价¥53.3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5399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0cm
  • 页数:189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62539988 ; 978-7-5625-3998-8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渤海湾盆地中“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南堡凹陷为对象, 以古近系晚期的东营组堆积期为研究时段, 创造性地识别出了南堡凹陷存在的边缘断裂的强烈活动性和凹陷整体的强烈坳陷作用的“双强效应”等。

目录

第1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研究现状
1.1.2 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1.3 南堡凹陷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堡凹陷地理位置
2.2 南堡凹陷区域构造特征
2.2.1 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2.2.2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及构造单元划分
2.3 南堡凹陷沉积充填特征
2.4 南堡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南堡凹陷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 层位精细标定
3.3 骨干地震剖面层序地层解释
3.4 层序地层划分
3.5 层序构成样式

第4章 南堡凹陷构造活动分析
4.1 南堡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
4.1.1 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4.1.2 南堡凹陷主控断裂特征
4.1.3 南堡凹陷构造地层特征
4.1.4 南堡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4.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的活动特征
4.2.1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垂向演化特征
4.2.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空间特征
4.3 南堡凹陷基底沉降特征
4.3.1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垂向演化特征
4.3.2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空间展布特征
4.4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
4.4.1 南堡凹陷伸展量的计算方法及测线位置的选择
4.4.2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分析
4.5 南堡凹陷与周邻地区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1 南堡凹陷与歧口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2 南堡凹陷与周邻坳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6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

第5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的控制
5.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环境的控制
5.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2.1 南堡凹陷古近纪各时期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5.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的控制
5.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厚度中心空间展布的控制
5.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凹陷补偿性的控制
5.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4.1 岩芯沉积相分析
5.4.2 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
5.4.3 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5.4.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第6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1.1 南堡及黄骅坳陷古近纪沉降中心迁移及应力场分析
6.1.2 南堡凹陷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析
6.1.3 南堡凹陷高柳断裂的形成演化分析
6.1.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2.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烃源岩的控制
6.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储层的控制
6.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盖层的控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