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0979747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30979747 ; 978-7-5309-7974-7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声文化,一般认为,佛教的音声文化包括梵呗、诵经等,它们与中国古代诗文吟诵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可以纳入到广义的中国传统吟诵文化中。但是,这二者的关系却是一个不容易弄清的问题。究竟是佛教的音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吟诵,还是传统吟诵影响了佛教?本书确定从“音声”这一更宏观的概念切入,向中国传统的礼乐文明这个根源处挖掘,或许可以更为清晰地揭示某些历史的真相。本书是知名学者叶嘉莹先生领衔主编的“中华诗文吟诵研究”丛书的**本,为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声文化,一般认为,佛教的音声文化包括梵呗、诵经等,它们与中国古代诗文吟诵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可以纳入到广义的中国传统吟诵文化中。但是,这二者的关系却是一个不容易弄清的问题。究竟是佛教的音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吟诵,还是传统吟诵影响了佛教?《佛教与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中华诗文吟诵研究丛书》确定从“音声”这一更宏观的概念切入,向中国传统的礼乐文明这个根源处挖掘,或许可以更为清晰地揭示某些历史的真相。《佛教与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中华诗文吟诵研究丛书》是知名学者叶嘉莹先生领衔主编的“中华诗文吟诵研究”丛书的一本,为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目录
绪论 研究之缘起与方法
**章 华夏礼乐传统与佛教吟唱
**节 华夏礼乐文明与礼崩乐坏
第二节 华夏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三节 佛教的音声观念及其演变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音声理论
第五节 大乘佛教音声理论与传统礼乐文化
【附录】 华梵兼举,即文会贯
第二章 中国佛教吟唱塑型期
**节 西域:华夏礼乐文明与佛教文化的交汇点
第二节 “老子化胡说”的文化意义新探
第三节 道家的礼乐精神
第四节 西域佛教的转向:从小乘到大乘
第五节 汉传佛教梵呗形成的历史考察
第六节 汉语四声与“永明新体”新探
第七节 南朝雅乐系统的建立及僧团之作用
第三章 中国佛教吟唱定型期
**节 三教融合的音声理论
第二节 唐宋时期僧团之作用
第三节 禅宗与吟诵
第四节 琴道与吟诵
结论
引用与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
艺术教育
¥8.0¥26.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9.9¥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25.0¥49.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4.4¥35.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高雅八卦
¥21.5¥58.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