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6部:帝国,山雨欲来
读者评分
5分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6部:帝国,山雨欲来

¥14.1 (4.3折) ?
1星价 ¥20.1
2星价¥20.1 定价¥33.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ztw***(二星用户)

大明啊大明

山雨欲来风满楼,后期王朝的皇帝都面临这个问题。

2024-01-08 08:02:06
0 0
334***(三星用户)

通俗说史的经典作品,很适合学生阅读。

2020-04-25 18:25:1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0169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47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59601698 ; 978-7-5596-0169-8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主要讲述了嘉靖中后期的历史。
本卷围绕着明朝著名奸臣严嵩和他的对手们在内阁中的政治斗争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这段历史跨越了从严嵩上台到倒台的五十余年,其间仗义执言的夏言、隐忍复仇的徐阶、明珠暗投的陆炳、大奸大恶的严世蕃轮番登场,高拱、张居正也崭露头角。这些治世之才在官场中交织成一张大网,明争暗斗。当朝的皇上嘉靖帝也由当初将大臣玩弄于股掌的君王,沦落成大臣们操弄权术的工具。内阁中虽然没有兵戎相见的战场,却暗自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内阁不相信眼泪,亦不相信*的善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从嘉靖末期到万历年间中日战争近三十年间的历史。 严嵩倒台,徐阶接替;高拱下马,张居正上位……铁打的内阁,流水的首辅,权谋的背后,谁为公,谁为私? 嘉靖病逝,隆庆即位;穆宗退席,神宗上台……延续了200多年的大明帝国在这三位帝王的手里,是蒸蒸日上,还是每况愈下? 清官海瑞是如何炼成的? 万历三大征从何而起,如何结束? 万历年间,抗倭援朝,结果如何? 徐阶、殷士儋、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申时行…… 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李如松、吴惟忠…… 帝国,山雨欲来,文臣武将,轮番上阵,只手擎天,力挽狂澜于不倒,变革,是时代的主题。

目录

**章 奇怪的人
第二章 天才的对弈
第三章 成熟
第四章 *终的乱战
第五章 高拱的成就
第六章 死斗
第七章 阴谋
第八章 张居正的缺陷
第九章 敌人
第十章 千古,唯此一人
第十一章 谜团
第十二章 野心的起始
第十三章 明朝的愤怒
第十四章 兵不厌诈
第十五章 平壤血战
第十六章 不世出之名将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奇怪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因为无欲,所以刚强。 奇人再现 严嵩倒了,徐阶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朝廷首辅,朝政的管理者,此时的内阁除他之外,只剩下了一个人——袁炜。而这位袁炜,偏偏还是徐阶的学生。 于是徐阶的时代来到了,继严嵩之后,他成为了帝国的实际管理者。 其实后世很多人会质疑这样一个问题,徐阶和严嵩有什么不同?严嵩贪污,徐阶也不干净;严嵩的儿子受贿,徐阶的儿子占地;严嵩独揽大权,徐阶也是。 表面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是不同的。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那就是:严嵩怠工,徐阶干活。 如果考察一下明朝的历代首辅,就会发现这帮人大都不穷(说他们穷也没人信),要单靠死工资,估计早就饿死了,所以多多少少都有点经济问题,什么火耗、冰敬、炭敬等等,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 但徐阶是干实事的。与严嵩不同,他刚一上任,就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上了这样一块匾: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而他确确实实做到了。 在严嵩的时代,大部分的官职分配,都只取决于一个原则——钱,由严世蕃坐镇,什么职位收多少钱,按位取酬,诚信经营,恕不还价。徐阶废除了这一切,虽然他也任用自己的亲信,但总的来说,还是做到了人尽其用。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李春芳、张居正、殷正茂等**流的人才得以大展拳脚。 在严嵩的时代,除了个别胆大的,言官们已经不敢多提意见了,杨继盛固然是一个光荣的榜样,但他毕竟也是个死人。于是大家一同保持沉默,徐阶改变了这一切。他对嘉靖说: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你应该听取臣下的意见,即使他们有时不太礼貌,你也应该宽容,这样言路才能放宽,人们才敢于说真话。 嘉靖听从了他的劝告,于是唾沫再次开始横飞,连徐阶本人也未能幸免。但是与此同时,贪污腐化得以揭发,弊政得以纠正,帝国又一次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徐阶是有原则的,与严嵩不同,严大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顾天下人的死活,可以抛弃一切廉耻去迎合皇帝。这种事情徐阶也做过,但那是为了斗争的需要,现在是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了。 嘉靖想修新宫殿,徐阶告诉他,现在国库没有钱给您修。 嘉靖想继续修道服丹,徐阶告诉他,那些丹药都是假的,道士也不可信,您还是歇着吧。 甚至连嘉靖的儿子(景王)死了,徐阶的**个反应都不是哀悼,而是婉转地表示,我虽然悲痛,却更为惦记这位殿下的那片封地,既然他已经挂掉了,那就麻烦您下令,把他的地还给老百姓。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以免浪费。 对于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嘉靖虽然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他看着眼前的徐阶,这个人曾为他修好了新宫殿,曾亲自为他炼丹,曾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但现在他才发现,这个性格温和的小个子并不是绵羊,却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他虽然觉得上了当,却没有办法,严嵩已经走了,所有的朝政都要靠这个人来管理,想退个货都不行,只好任他随意折腾。 绝对的权力产生的不仅仅是绝对的腐败,还有绝对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这才是一切祸患的起始。严嵩所以屹立数十年不倒,贪污腐败,横行无忌,正是因为嘉靖有着无尽的欲望,而严嵩恰好是一个无条件的迎合者。 现在徐阶出现了,他虽然也曾迎合过,但那不过是伪装而已,他真正的身份,是制衡者。 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漫长的明代历史中,徐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重要到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伟大的成就,并不是打倒了严嵩,而是他所代表的那股势力。 自朱元璋废除丞相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朝逐渐形成了一个极为特别的权力体系,皇帝、太监和大臣,构成了一个奇特的铁三角,皇帝有时候信任太监(比如明武宗),有时候信任大臣(比如明孝宗)。 而在政治学中,这个铁三角的三方有着另外一个称呼:君权、宦权和相权。这就是帝国的权力架构,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维持,在此三权之中,只要有两者联合起来,就能控制整个帝国。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前两种组合都已出现,皇帝曾经联合太监,也曾联合大臣,而无论是哪一种联盟,第三方总是孤立无助的。 只有一种情况,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事实上,也没有人曾期待过那种局面的出现,因为在那个君临天下的时代,它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 但它的确成为了现实,而这个奇迹联盟的开创者,正是徐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打破三角平衡、为这一奇迹出现创造条件的人,竟然是嘉靖。作为明代历史上*为聪明的皇帝,他有着前任难以比拟的天赋。 凭借着绝顶的智慧和权谋,他十六岁就解决了三朝老臣杨廷和,然后是张璁、郭勋、夏言,而在打击大臣的同时,他还把矛头对准了太监,严厉打压,使投身这个光荣职业、立志建功立业的无数自宫青年,统统只能去洗马桶、倒垃圾。综观整个嘉靖朝,四十余年,竟然没有出过一位名太监,可谓绝无仅有。 他不想和任何人联盟,也不信任任何人,他相信凭借自己,就能控制整个帝国,而他所需要的,只是几个木偶而已。 一切都如此地顺利,帝国尽在掌握之中,直到他遇上了严嵩和徐阶。 经过二十几年的试探,严嵩摸透了他的脾气和个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影响并利用了他。 而徐阶则更进一步,在打垮了严嵩之后,他成为了一个足以制衡嘉靖的人。嘉靖要修房子,他说不修就不修;嘉靖儿子的地,他说分就分。这是一个不太起眼,却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一股强大势力的出现,强大到足以超越至高无上的皇权。 这才是徐阶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绝非个人,而是相权,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力量。 当年的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因为他希望能够控制所有的权力,现在的嘉靖也是如此。他们都相信,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仅凭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就能打破权力的平衡,操控一切,而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无法对抗社会规律的,它就如同弹簧一般,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作为超级牛人,朱元璋把劳模精神进行到底,既干皇帝,又兼职丞相,终究还是把弹簧压到了生命的*后一刻。嘉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老朱比起来,他还有相当差距,所以在他尚未成仙之前,就感受到了那股强大的反扑力。他的欲望已被抑制,他的权力将被夺走。 所有敢于挑战规则的人,都将受到规则的惩罚,无人例外。 当三十多年前,嘉靖在柱子上刻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的字样时,绝不会想到,这个所谓的“小人”将会变成“大人”,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势力将压倒世间的所有强权——包括皇帝本人在内。 伟大的转变已经来临,皇帝的时代即将结束,名臣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将取代至高无上的帝王,成为帝国的真正统治者。 但徐阶只是这一切的构筑者与开创者,那个将其变为现实,并创下不朽功业的人,还在静静地等待着。 总而言之,嘉靖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无论他想干什么,徐阶总要插一脚,说两句,不听还不行,因为这位仁兄不但老谋深算,而且门生故吏遍布朝中,威望极高一呼百应,要是惹火了他,没准就得当光杆司令。 那就这样吧,反正也管不了,眼不见心不烦,专心修道炼丹,争取多活两年才是正经事。 徐阶就这样接管了帝国的几乎全部政务。他日夜操劳,努力工作,在他的卓越政治领导之下,国库收入开始增加,懈怠已久的军备重新振作,江浙一带的工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万历年间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起源于此。 你成你的仙,我干我的活,大家互不干扰。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自己不折腾自己,什么事都好办。在一片沉寂之中,明朝又一次走上了正轨。 徐阶着实松了一口气,闹了那么多年,终于可以消停了。但老天爷还真是不甘寂寞,在严党垮台后不到一年,他又送来了一位奇人,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但请不要误会,这位所谓的奇人并不是像严世蕃那样身负奇才的人,而是一个奇怪的人,一个奇怪的小人物。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嘉靖皇帝收到了一份奏疏,自从徐阶开放言论自由后,他收到的奏疏比以前多了很多,有喊冤的,有投诉的,有拍马屁的,有互相攻击的,只有一种题材无人涉及——骂他修道的。 要知道,嘉靖同志虽然老了,也不能再随心所欲了,但他也是有底线的;你们搞你们的,我搞我的,别惹我就好,我这人要面子,谁要敢扒我的脸,我就要他的命!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老虎屁股,都不去摸,即使徐阶劝他,也要绕七八个弯才好开口,所以这一项目一直以来都是空白。 但这封奏疏的出现,彻底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并使嘉靖同志的愤怒指数成功地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度。 奇文共享,摘录如下: “陛下您修道炼丹,不就是为了长生不老吗?但您听说过哪位古代圣贤说过这套东西?又有哪个道士没死?之前有个陶仲文,您不是很信任他吗?他不是教您长生不老术吗?他不也死了吗?” 这是骂修道,还有:“陛下您以为自己总是不会犯错吗?只是大臣们都阿谀奉承,刻意逢迎而已,不要以为没人说您错您就没错了,您犯过的错误,那是数不胜数!” 具体是哪些呢,接着来: “您奢侈淫逸,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二十多年不上朝,也不办事(说句公道话,他虽不上朝,还是办事的),导致朝政懈怠,法纪松弛,民不聊生!” 这是公事,还有私生活: “您听信谗言不见自己的儿子(即陶仲文所说的‘二龙不可相见’理论),不顾父子的情分,您天天在西苑炼丹修道,不回后宫,不理夫妻的情谊(真奇了怪了,关你屁事),这样做是不对的。” 此外,文中还有两句点睛之笔,可谓是千古名句,当与诸位重温: 其一,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 其二,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这就不用翻译了,说粗一点就是: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老百姓们都成为了穷光蛋,他们早就不鸟你了。 综观此文,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既有理论,又有生动的实例,且工作生活面面俱骂,其水平实在是超凡入圣,高山仰止。 文章作者即伟大的海瑞同志,时任户部正处级主事。此文名《治安疏》,又称直言天下**事疏,当然,也有个别缺心眼的人称其为天下**骂书。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骂人不难,骂好很难,而骂得能出书,且还是畅销书,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整个中国一百多年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李敖。 而在我看来,如果把时间跨度增加四百年,那么海瑞先生必定能加入这个光荣行列。 嘉靖愤怒了,自打生出来他还没有这么愤怒过,自己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竭尽心智控制群臣,我容易吗我。平时又没啥不良习性,就好修个道炼个丹,怎么就惹着你了? 再说工作问题,你光看我这二十多年白天不上朝光修道,那你又知不知道,每天晚上你睡觉的时候,老子还在西苑加班批改奏章,不然你以为国家大事都是谁定的。 还有老子看不看儿子,过不过夫妻生活,你又不是我爹,和你甚相干? 所以在嘉靖看来,这不是一封奏疏,而是挑战书,是赤裸裸的挑衅。于是他把文书扔到了地上,大吼道: “快派人去把他抓起来,别让这人给跑了!” 说话也不想想,您要抓的人,除非出了国,能跑到哪里去? 眼看皇帝大人就要动手,关键时刻,一个厚道人出场了。 这个人叫黄锦,是嘉靖的侍从太监,为人十分机灵,只说了一句话,就扑灭了皇帝大人的熊熊怒火: “我听说这个人的脑筋有点问题,此前已经买好了棺材,估计是不会跑的。” 黄锦的话一点也没错,海瑞先生早就洗好澡,换好衣服,端正地坐在自己的棺材旁边,就等着那一刀了。 他根本就没打算跑,如果要跑,那他就不是海瑞了。

相关资料

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
  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对朱元璋起兵时的心态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当时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后与其等死,不如战死。陈胜、吴广也是。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过来人董事徐小平

  我很赞成《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的解读,毕竟历史是一堆堆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组成,用老百姓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是好事。
——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吴思

  这几天我连续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写得好看。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写得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多年来畅销不衰,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