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贵州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1星价 ¥37.4 (5.5折)
2星价¥37.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1323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11132307 ; 978-7-5111-3230-7

本书特色

  清水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沅江上游主流河段,是贵州省第二大河。清水江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向东、东南倾斜,北发源于麻江两岔河,南发源于黔南高峰都匀市斗篷山;流经福泉、都匀、凯里至岔河口,于岔河口纳入支流重安江,在都匀称剑江河,都匀以下称马尾河,至岔河口重安江汇入后始称清水江。清水江流域自西向东流入并横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流经都匀、丹寨、麻江、凯里、福泉、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黎平、天柱等黔南、黔东南3市12县,于天柱县瓮洞镇流入湖南,在托口镇与渠水汇合后称沅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主要河流。清水江流域贵州段全长452.2km,天然落差1280m,流域面积17157km2。流域河网密度较大,主要支流有大河、羊昌河、重安江、巴拉河、乌下河、六洞河、南哨河、亮江、鉴江河、对江河。河源至重安江汇口处为上游,集水面积2763km2;下至锦屏六洞河、亮江与清水江干流汇口处为中游;锦屏下至贵州一湖南省界为下游。
  20世纪末,清水江流域水质除流经都匀、福泉、凯里3市河段及巴拉河支流受氨氮和有机污染外,清水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类和III类水标准。自21世纪以来,随着清水江流域上游都匀、福泉等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磷矿、磷化工及化肥企业的发展,清水江流域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清水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沅江上游主流河段,是贵州省第二大河。清水江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向东、东南倾斜,北发源于麻江两岔河,南发源于黔南高峰都匀市斗篷山;流经福泉、都匀、凯里至岔河口,于岔河口纳入支流重安江,在都匀称剑江河,都匀以下称马尾河,至岔河口重安江汇入后始称清水江。清水江流域自西向东流入并横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流经都匀、丹寨、麻江、凯里、福泉、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黎平、天柱等黔南、黔东南3市12县,于天柱县瓮洞镇流入湖南,在托口镇与渠水汇合后称沅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主要河流。清水江流域贵州段全长452.2km,天然落差1280m,流域面积17157km2。流域河网密度较大,主要支流有大河、羊昌河、重安江、巴拉河、乌下河、六洞河、南哨河、亮江、鉴江河、对江河。河源至重安江汇口处为上游,集水面积2763km2;下至锦屏六洞河、亮江与清水江干流汇口处为中游;锦屏下至贵州一湖南省界为下游。
  20世纪末,清水江流域水质除流经都匀、福泉、凯里3市河段及巴拉河支流受氨氮和有机污染外,清水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类和III类水标准。自21世纪以来,随着清水江流域上游都匀、福泉等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磷矿、磷化工及化肥企业的发展,清水江流域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鉴于此,从2009年开始,作者带领课题组成员,历经6年,系统研究清水江流域水质状况、水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源一汇”景观格局变化与水质的响应、水污染治理成本的核算及其分配模型、流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以期为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贵州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共有7章:
  第1章主要介绍贵州清水江流域的概况,主要包括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及社会经济等情况。‘
  第2章主要介绍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第3章主要阐述清水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对清水江流域河水主要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分析流域主要离子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流域离子组成、水化学特征分析流域主要化学风化过程,探讨不同岩性、大气降水、人为活动等因素对河水溶质的影响及相对贡献率,估算化学风化过程中的岩石化学风化速率及其对大气C02的消耗量。
  第4章主要分析清水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富营养化程度,对清水江流域选取的37个采样点的TN、TP、NH3-N、P04-P、COD、DO、氟化物7项水质指标进行测定,以组合权重为基础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污染源进行识别,然后根据对数幂函数指数公式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富营养化风险进行评价。

内容简介

《贵州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介绍清水江流域水质状况、水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源—汇”景观格局变化与水质的响应、水污染治理成本的核算及其分配模型、流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以期为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目录

第1章 贵州清水江流域概况
1.1 自然环境状况
1.2 社会经济状况
1.3 对清水江流域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2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样品的采集
2.2 样品的分析测试

第3章 清水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及风化过程研究
3.1 清水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分析
3.2 清水江流域水化学变化影响因素
3.3 清水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碳汇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清水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及其富营养化分析
4.1 水环境因子污染特征分析
4.2 水环境质量分析
4.3 富营养化风险评价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清水江流域“源一汇”景观格局变化对水质的响应
5.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2 水质数据来源
5.3 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4 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
5.5 清水江流域“源一汇”景观格局变化对水质响应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清水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核算研究
6.1 清水江流域各类污染源调查分析
6.2 水污染治理成本计算及核算模型研究
6.3 污染治理成本分配研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清水江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7.1 清水江流域推行河长制
7.2 建立清水江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7.3 清水江流域可持续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野外采集照片掠影
附录2 野外验证照片
附录3 “源一汇”景观的洛伦兹曲线模拟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