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学术丛刊-博士论文编: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包邮民国学术丛刊-博士论文编: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1星价 ¥12.5 (3.2折)
2星价¥12.5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3095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46309514 ; 978-7-5463-0951-4

本书特色

萧友梅、王光祈编著的《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民国学术丛刊》前半部分是萧友梅先生1916年向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系提出的博士论文,由音乐理论权威里曼主持答辩会,通过授予博士学位,本文结构严谨,系统性科学性很强。后半部分是王光祈先生客居欧洲时用德文写成的博士论文,详细论述了中国古典歌剧,是相关专业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内容简介

本书前半部分是《中国古代乐器考》,介绍了古代乐器的相关知识,后半部分是《论中国古典歌剧》,对古典歌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目录

引言部分 中国乐队概述 编 上古时代(约公元前3000-公元588年) 章 太古时代合奏的开始(约公元前3000-前1122年) 第二章 周朝乐队的历史(公元前1122-前220年) A.乐官 B.音乐教育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萧友梅,(1884-1940),广东香山人,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02年留学日本,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 王光祈,字润玙,一字若愚。四川温江人,生于1892年8月15日,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1908年进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于清史馆,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翌年7月1日的成立大会上,被推为该会执行部主任。同年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又创建“工读互助团”。1920年赴德国留学,先学德文和政治经济学,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的驻德特约记者。1922年起改学音乐,在柏林从私人教师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从师于E.M.von霍恩博斯特尔、A.舍尔林、H.沃尔夫和C.萨克斯等教授。1932年起任波恩大学中文讲师。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今译《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