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77071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6页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17707165 ; 978-7-5177-0716-5
本书特色
什么才是正确的产业政策? 为什么它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不可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政策与计划经济有何差异?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奇迹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素材。这正是这本书的巨大价值和贡献所在。 林毅夫、文一作序推荐。 媒体评论:李晓鹏和张国彪编著的这本《中国的产业政策》以详实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我国许多产业政策的案例和村、乡、县、省、中央各级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产业政策成功的理论依据和可用的政策工具。本书从个案到一般,条理清晰、文字隽永,是一本了解中国奇迹的奥秘以及产业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好书。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一些国内外学者把产业政策混同于计划经济。《中国的产业政策》一书对于这一点做了十分精准的区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不在于政府干预还是不干预经济,也不在于干预的是产业结构还是货币总量,而关键在于是“有限干预”还是“无限干预”。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之所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正是因为中国各级政府采纳了符合比较优势的“有限干预”的产业政策,按照自己的国情和文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全球工业化历史上*为合格的园丁之一。 文一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助理副行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五道口金融学院资深访问教授
内容简介
产业政策是一个被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学家们长期忽视的重大经济学课题。而这个课题,也可以说是自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以来一直被整个政治经济学忽视的一个核心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除外)。这个问题之所以核心,是因为工业化是社会大协作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个体间市场竞争的产物。只有通过正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够大大降低社会协作成本,使得一个国家能够实现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向社会化大分工的工业国的转型。因此也只有通过对产业政策的研究才能够揭示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起源和工业化成功的秘密。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奇迹式的发展,从一个81%的人口依赖农业为生,转变成世界大工业国,能够有这样靓丽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抵制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运用产业政策,根据各地的条件和现实,发挥比较优势,因势利导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且绝大多数的产业政策是成功的。
目录
前言5
总论 中国产业政策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争议7
一、什么是产业政策?7
二、大同和丽江:消灭产业政策的“公路悖论”9
三、义乌和蠡县:产业政策效用的一个对比10
四、经济资源的细分配置问题15
五、家庭作坊击垮了飞利浦灯饰公司18
六、“双11”繁荣背后的中国产业政策21
七、产业政策为什么有效?26
八、中国产业政策的运作机制32
九、竞争性的中国地方产业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四维竞争机制37
上篇:中国产业政策的地方实践46
**章 村级产业政策46
一、*小的产业政策单元——村集体的产业政策46
二、华西村47
三、永联村55
四、西王村64
小结65
第二章 乡镇产业政策67
一、“中国锁城”小榄镇67
二、“灯饰之都”古镇镇73
三、“服装名城”虎门镇78
第三章 县级产业政策:义乌的五轮产业转型81
一、对“义乌奇迹”的三大误解81
二、义乌历史上的五次战略选择85
三、义乌产业政策的启示90
第四章 市级产业政策:以苏州为例93
一、“无工不富与工业立市”的苏州传统93
二、“园区亲商理念”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94
三、主导产业优化提升——陈德铭任上的“台风眼”100
四、金融危机与政府的“转型牌”102
五、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104
六、苏州产业政策:不断转型提升的接力棒106
第五章 市级产业政策:以深圳为例108
一、初创的辉煌108
二、从“深圳抛弃论”到四个“难以为继”109
三、树立明确航标——创新战略111
四、创新战略:各项工作体现、服务、促进自主创新113
五、以创新为先导的自主创新战略119
六、以大胆的制度创新找回“特区”魄力124
第六章 省级行政区产业政策:以湖北为例126
一、体制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1979~1991年)126
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1992~2001年)130
三、金融危机前的产业政策(2002-2007年)133
四、金融危机至今的产业政策(2008~至今)136
小结139
中篇: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与行业实践140
第七章 中央层面产业政策发展历程140
一、1978-1985年:国民经济调整和产业均衡发展阶段140
二、1986-1998年:以直接干预为主的产业政策成型期143
三、1998-2008年:从直接干预向间接干预过度149
四、2009-2016年:从间接干预向引导发展转型156
小结:160
第八章 中国的产业政策的行业实践162
一、中国钢铁产业政策162
二、中国电信产业政策177
三、中国汽车产业政策195
第九章 综合性产业政策实践:以文化产业为例213
一、国家层面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214
二、省市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219
三、文化产业政策的执行层面——以天津为例222
下篇: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框架239
第十章 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综述239
一、产业结构理论239
二、产业布局理论251
三、产业与区域开发理论255
四、产业发展理论266
五、地方政府竞争与产业政策实施的相关理论276
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工具286
一、财政政策工具286
二、金融政策工具291
三、土地政策工具295
四、公共服务政策工具297
五、人才政策工具300
六、产业政策工具与特色小镇: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304
七、产业政策工具与高新科技园区:厦门软件园306
第十二章 产业服务平台312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理论探讨312
二、发达国家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317
三、我国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状况321
四、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334
第十三章 产业空间载体336
一、产业空间载体的类别划分336
二、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340
三、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350
四、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354
五、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356
六、产业园区的政策体系358
附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政策364
第十四章 日本的产业政策365
一、二战前日本产业政策365
二、二战后产业政策369
第十五章 美国的产业政策378
一、战前产业政策378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产业政策381
三、战后产业政策384
第十六章 欧盟的产业政策390
一、欧盟产业政策发展三阶段390
二、欧盟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391
三、欧盟产业政策案例研究——汽车产业396
参考文献403
节选
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失败,我国也有过不少失败的产业政策。但是,从16世纪以来,尚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尚未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而继续在技术、产业和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不能因为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失败而反对政府使用任何产业政策,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产业政策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以提供给各级政府决策者作为参考,减少在运用产业政策时的失败,提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努力的成功概率。 然而不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使用任何产业政策,受此思潮影响,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了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放弃了产业政策的工具。结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比在受发展经济学**波思潮结构主义指导下采取产业政策的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时慢,危机发生的频率高,国民经济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奇迹式的发展,从一个81%的人口依赖农业为生,转变成世界**大工业国,能够有这样靓丽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抵制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运用产业政策,根据各地的条件和现实,发挥比较优势,因势利导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且绝大多数的产业政策是成功的。 李小鹏和张国彪编著的这本《中国的产业政策》以详实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我国许多产业政策的案例和村、乡、县、省、中央各级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产业政策成功的理论依据和可用的政策工具。本书从个案到一般,条理清晰、文字隽永,是一本了解中国奇迹的奥秘以及产业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好书。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
作者简介
李晓鹏:城市经济学博士,中兴大城首经济学家。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麦肯锡公司城市研究员、华夏幸福产业规划总监。主要著作有《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城市战略家》等。 张国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现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与投融资。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国富论
¥16.7¥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国富论
¥9.7¥35.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8¥58.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9¥39.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