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2224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6页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519222420 ; 978-7-5192-2242-0
本书特色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其既具有临床课的性质,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本书以经典温病方剂为纲,选取了历代温病名方近百首,重点分析了各方的组成、病机、历代医家对该方的应用与方论,并记载了众多医家及自己临床应用该方的病案。该书为临床中医师提供了良好临床借鉴,为学习中医尤其是温病学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素材。
内容简介
温病学位列中医四大经典,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所蕴含的理论既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的重要依据。因而被视作迈入医道的必修课。但由于种种原因,温病学的价值未能完全体现。一方面,温病学经典的原著在教材中未成系统,经典特色体现不足;另一方面,对温病的学习偏重于理论感悟,临床应用体验较少。这些都导致所学知识不能直接、有效地施用于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故而,有必要对温病学经典内容进行强化,并以临床病案作为知识传授的切入点,建立临床与理论互动的认知形式,提升温病学的学习效果。 《温病名方脉案集萃》以高等中医药院校《温病学》教材作为基础,以其中提到的常用方剂为纲,对温病原著条文、重要方证以及临床案例进行了整合。温习温病学经典原文,可以把中医的原始学术思想内化于心;应用医案模拟真实临床情景,可促进中医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结合,必将使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有机融合。把“读经典,做临床”落到实处,使温病学切实在中医学继承发扬、开拓创新中起到作用。 在《温病条辨·序》中,汪廷珍提出“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强调《伤寒论》之所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是由于历代医家对其深入研究灵活变通后,拓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所以温病方药治疗杂病的研究对温病学理论发展同样重要。鉴于此,在临床验案选择时,《温病名方脉案集萃》中适时增选了杂病治疗的相关病案;另一方面,温病学中诸多方剂均来源于《伤寒论》与叶氏学说,在《温病名方脉案集萃》中,亦将相关内容附于方后,利于对照学习。
目录
作者简介
杨毅,男,1976年生于山西省原平市,2005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滨州医学院,副教授职称。多年来一直从事《温病学》理论与临床相关研究,注重在临床实践中感悟温病理论的实质与内涵,强调从多个角度对《温病学》理论进行拓展,如温病相关疾病与现代医学病种的关系、温病学治疗理论与伤寒论的承袭方式、温病学理论在内伤杂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等。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10项,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27.2¥6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9.9¥49.8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神农本草经
¥21.7¥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21.6¥45.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4¥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23.3¥59.0 -
人体穴位随手查
¥20.4¥39.9 -
感悟中医-第3版
¥19.7¥48.0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9.7¥48.0 -
甲状腺外科领域的争议
¥68.9¥168.0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辨症玉函 附脉诀阐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9.6¥15.0 -
零起点看图学手部按摩
¥10.9¥26.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