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1823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307182325 ; 978-7-307-18232-5

本书特色

本书在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创新和跨系统服务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创新交互关系演化与信息服务变革为指导,引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问题,明确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发展定位,在探讨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组织架构与技术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平台,继而详细阐述了按知识创新价值链各创新阶段需求进行信息服务融合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对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产业集群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推进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创新和跨系统服务融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创新交互关系演化与信息服务变革为指导,引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问题,明确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发展定位,在探讨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组织架构与技术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信息服务融合平台,继而详细阐述了按知识创新价值链各创新阶段需求进行信息服务融合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对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产业集群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推进策略。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研究 1.2.2 跨系统服务融合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与产业信息服务的跨系统融合 2.1 产业集群创新结构与集群交互关系演化 2.1.1 产业集群构成及其创新行为 2.1.2 产业集群创新结构与特征 2.1.3 产业集群成员间的交互关系演化 2.2 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演进分析 2.2.1 生态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2.2.2 物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2.2.3 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2.2.4 社会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演进 2.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导向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 2.3.1 协同创新导向下的信息服务变革 2.3.2 面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跨系统融合 2.3.3 跨系统信息服务技术的协同发展 第3章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需求与定位 3.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3.1.1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多元信息服务需求 3.1.2 产业集群创新信息服务融合组织需求 3.1.3 协同创新导向的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结构 3.2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中信息服务融合的动力学机制 3.2.1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2.2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因果关系分析 3.2.3 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的动力模型构建 3.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影响因素 3.3.1 影响因素模型与假设 3.3.2 影响因素模型验证分析 3.3.3 基于验证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发展定位 3.4.1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任务 3.4.2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功能定位 3.4.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目标选择 第4章 面向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架构 4.1 面向集群创新主体的信息服务融合要素 4.1.1 创新主体信息服务融合资源要素 4.1.2 创新主体信息服务融合功能要素 4.2 基于跨系统协同的信息服务融合方式选择 4.2.1 信息融合方式 4.2.2 过程融合方式 4.2.3 网站融合方式 4.2.4 混合融合方式 4.3 跨系统信息服务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组织 4.3.1 语义网与数据融合的关系 4.3.2 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 4.3.3 基于语义的数据融合实现 4.4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功能融合实现 4.4.1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创新阶段 4.4.2 基于知识创新价值链的服务功能组织 第5章 产业集群背景下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技术实现 5.1 基于REsTful的融合接口设计 5.1.1 融合接口设计样式选择 5.1.2 基于RESTful的接口技术及其特征 5.2 基于微件的融合部件封装 5.2.1 微件设计形式及其特征 5.2.2 基于微件的服务封装技术与规范 5.3 基于管道的服务融合框架体系 5.3.1 服务融合架构形式 5.3.2 基于管道的轻量级服务融合框架 5.4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建 5.4.1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建设目标 5.4.2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建原则 5.4.3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平台构架 第6章 产业集群创新导向的跨系统融合信息服务的协同推进 6.1 跨系统知识创新服务的融合推进 6.1.1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6.1.2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6.1.3 知识创新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6.2 跨系统技术创新服务的融合推进 6.2.1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6.2.2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6.2.3 技术创新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6.3 跨系统创新传播服务的融合推进 6.3.1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6.3.2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6.3.3 创新传播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6.4 跨系统创新应用服务的融合推进 6.4.1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对象选择 6.4.2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流程组织 6.4.3 创新应用服务融合的业务实现 第7章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的融合信息服务嵌入 7.1 面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关联组织与嵌人 7.1.1 信息服务关联组织与嵌人要求 7.1.2 信息服务嵌入中的流程重组 7.2 基于业务关联的融合信息服务封装组织 7.2.1 基于流程的信息服务关联 7.2.2 信息服务融合封装中的组织协调 7.3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拓展 7.3.1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个性化设计 7.3.2 面向流程需求的嵌入服务定制与推荐 7.4 基于服务协同的融合信息服务嵌入评价 7.4.1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协同度评价 7.4.2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满意度评价 7.4.3 融合信息服务嵌入的改进 第8章 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方案实证 8.1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跨系统服务融合 8.1.1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及其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8.1.2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服务融合设计 8.1.3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服务融合嵌入与实施 8.2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跨系统服务融合 8.2.1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及其信息服务融合需求 8.2.2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服务融合设计 8.2.3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服务融合嵌入与实施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严炜炜,男,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硕、博连读生,2014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并继续在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兼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SCI、SSCI双索引期刊)评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SCI&SSCI源刊、人文社科奖励期刊等国内外核心及以上级别刊物中发表论文近20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