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元素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以时尚创意为例

民族元素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以时尚创意为例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93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20309349 ; 978-7-5203-0934-9

本书特色

  《民族元素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以时尚创意为例》旨在揭示时尚创意中民族元素的运用、意义生成的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审美、理论与文化认同的问题。从时尚、创意与民族元素的生成性关联出发,探究与阐发民族元素及其时尚创意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时尚创意的生成与视觉表现问题,以及民族生活方式与民族时尚创意的密切关联,并对全球化语境里的民族时尚与文化认同加以研究。该书将对民族时尚设计与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助益与启示。

内容简介

该著作旨在揭示时尚创意中民族元素的运用、意义生成的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审美、理论与文化认同的问题。从时尚、创意与民族元素的生成性关联出发,探究与阐发了民族元素及其时尚创意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时尚创意的生成与视觉表现问题,以及民族生活方式与民族时尚创意的密切关联,并对全球化语境里的民族时尚与文化认同加以研究。该著作将对民族元素与文化认同关联性的深入研究、时尚创意及其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与思想建构,以及民族时尚设计与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目录

导论
**章 时尚、创意与民族元素
**节 作为艺术与文化的时尚设计
一 作为一种艺术的时尚设计
二 时尚设计与文化
三 时尚、文化与民族文化
第二节 时尚设计的创意与元素
一 创意的规定、含义与实质
二 创意之于时尚设计的意义
三 时尚创意及其相关因素
第三节 时尚创意及其民族文化语境
一 时尚创意的元素与含义分析
二 创意的民族元素及其特质
三 民族文化作为时尚创意的语境

第二章 民族元素及其时尚创意的生成
**节 民族元素的构成、关联与特性
一 民族元素的规定与构成问题
二 民族元素意义的关联与互文
三 元素的民族性与文化特质
第二节 民族元素及其时尚化方式
一 作为时尚化的延异与顺应
二 挪用、拼贴与时尚的生成
三 基于拆解与重组的时尚意味
第三节 民族元素时尚创意的生成
一 时尚意义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二 民族元素及其时尚意义的生成
三 民族时尚创意的生成及其方式

第三章 民族时尚创意的生成与视觉表现
**节 创意的视觉转换与图式化
一 创意:从观念到视觉
二 创意的视觉转换及其可能性
三 创意的图式化与视觉表现
第二节 民族时尚创意及其视觉文化
一 民族的生存、创意与文化
二 创意视觉化的文化语境
三 民族创意文化的视觉表现
第三节 民族性的生成与时尚的视觉表现
一 创意的民族性及其生成
二 民族元素的视觉生成与表现
三 民族创意的时尚表现与视觉艺术

第四章 民族生活方式与民族时尚创意
**节 民族的生活方式与衣生活
一 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二 民族时尚及其生活方式基础
三 作为生活与文化的民族衣生活
第二节 民族的衣生活、审美与文化
一 民族的在世生存与衣生活方式
二 衣生活与民族审美心理
三 传统、文化与衣生活的民族性
第三节 基于民族生活的时尚创意
一 作为创意本源的民族生活方式
二 民族元素的重构与创意的生成
三 创意、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

第五章 全球化语境里的民族时尚与文化认同
**节 时尚创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一 从民族性到世界性
二 关涉世界性的民族创意与认同
三 民族性特质与世界时尚的祛同质化
第二节 时尚民族主义与文化殖民的问题
一 作为极端民族化的时尚民族主义
二 创意的祛民族化与文化殖民的困境
三 民族间性对民族主义与文化殖民的克服
第三节 全球化与民族问时尚文化的对话
一 时尚的民族性、世界性与全球化
二 全球化创意:同质化,还是多元化
三 创意的对话与全球性的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贤根,1962年生,湖北省咸丰县人。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武汉纺织大学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兼职教授,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欧洲美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哲学与艺术现象学研究,以及时尚、艺术与文化评论。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科学与人文的视界融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艺术、审美与设计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武汉出版社,2008)、《20世纪的西方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艺术现象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遮蔽与显露的游戏——服饰艺术与身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等。发表的学术论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与《新华文摘》等转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