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133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1页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20313346 ; 978-7-5203-1334-6
本书特色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几个大的历史朝代为时间轴,在每个具体的朝代中,分别探讨了藏汉佛教之间的人员往来、思想传播、艺术交流、典籍译介等问题,全面揭示了藏汉佛教交流的途径、方法、形式、影响、意义等,系统地阐释了藏汉佛教相互交流、传播、影响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双方相互交流和影响,发掘藏汉佛教文化互为认同的轨迹。《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既提供了把握藏汉佛教交流的宏观历史视域,也展现了当代藏汉民族文化凝聚力所具有的厚重历史基础。
内容简介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近代几个大的历史朝代为纲,对藏汉佛教交流进行系统研究。在每一个朝代中,以具体的专题为目,分别就藏汉佛教之间的人员往来、思想传播、典籍译介、艺术交流、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论述。力求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做到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专题相结合,具体的研究“点”和每个时代总特征的“面”结合,历史史实的陈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同时,在每一个时间段中,将藏汉佛教之间的交流,从形式到内容一直到*后的交流成果,都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过对藏汉佛教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研究,发掘藏汉佛教文化认同的轨迹。
目录
**节 唐代汉地佛教向吐蕃传播的方式
一 通过和亲传播
二 通过战俘传播
三 通过会盟传播
四 通过道经吐蕃求法僧人传播
五 通过派遣、征召的僧人传播
第二节 禅宗在吐蕃的传播
一 摩诃衍在吐蕃传法
一 “顿渐之诤
三 净众、保唐禅在吐蕃的传播
四 吐蕃的其他禅宗僧人
第三节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影响
一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
二 经典互译
三 吐蕃的禅宗思想及影响
第二章 宋代藏汉佛教交流
**节 藏汉僧人之间的往来
一 作为贡使的僧人
二 北宋道经吐蕃求法的汉地僧人
三 智缘与吐蕃诸部宗教势力
四 当巴桑结与汉地佛教
第二节 广仁禅寺与藏汉佛教交流
第三节 汉地罗汉信仰对西藏罗汉信仰的影响
第三章 元代藏汉佛教交流
**节 帝师与汉地佛教
一 参与佛道辩论
二 褒荐汉地佛教界人才
三 保护、修缮汉地佛教寺院
第二节 佛经的翻译与对勘
一 藏文佛经的写译
二 藏汉佛经勘同
第三节 汉地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
第四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
第五节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区域
一 上都
二 五台山
三 江南地区
第六节 汉地佛教对西藏佛教的影响
一 合尊赵显
二 汉地佛典藏译
三 汉地佛教艺术在西藏的传播
第四章 明代藏汉佛教交流
**节 明朝人藏的使者
第二节 汉地的藏僧
一 明代西藏的贡僧
二 长期留在京师的僧人
三 西藏上层僧侣在汉地的活动
……
第五章 清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藏汉佛教交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朱丽霞,女,1970年11月出生,甘肃省镇原县人,哲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百优人才”。长期从事藏传佛教思想及藏汉佛教交流研究,先后出版了《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佛教与西藏古代社会》(合著)、《中国藏传佛教史》(合著)、《中国藏传佛教名僧录》(合著)等专著,参与了《中国佛教通史》(十五卷)的撰写,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完成了5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谈修养
¥7.0¥20.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9.2¥20.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6.7¥45.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谈美
¥5.3¥10.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4¥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1.9¥36.0 -
创造进化论
¥16.7¥45.0 -
传习录
¥15.4¥55.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中国哲学十讲
¥18.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好的孤独
¥14.4¥36.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