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926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301292648 ; 978-7-301-29264-8
本书特色
作为断代史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及其美学思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佛教中国化、本土化及其审美与文学艺术意识理念的深巨影响为研究重点,凸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佛教美学的民族人文特性和中国化、本土化程度的时代发展轨迹。缕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佛教美学发展历程,从中国文化形态、智慧和印度佛教传入等前期准备开始,按照时代分论东汉佛教美学初始、三国佛教美学继续酝酿、西晋佛教美学初起、东晋佛教美学递嬗、南北朝佛教美学沉潜与狂热,勾勒了一幅简明的佛教美学史图景。
内容简介
作为断代佛教美学史著,本书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及其美学思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佛教中国化、本土化及其审美与文学艺术意识理念的深巨影响为研究重点,凸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佛教美学的民族人文特性和中国化、本土化程度的时代发展轨迹。缕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佛教美学发展历程,从中国文化形态、智慧和印度佛教传入等前期准备开始,按照时代分论东汉佛教美学初始、三国佛教美学继续酝酿、西晋佛教美学初起、东晋佛教美学递嬗、南北朝佛教美学沉潜与狂热,勾勒了一幅简明的佛教美学史图景。
目录
目录
**章内因:中国佛教美学史的前期准备
**节以“巫”为主导文化形态的历史与人文本色
第二节文化智慧的“祛魅”与原始道儒墨美学理念
第三节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中国”
第二章外因:入渐于中土的印度佛教基本教义及其美学意义
**节印度佛教原始教义与大乘教义述要
第二节印度佛教基本教义的美学意义
第三章东汉:佛教中国化及其美学思想酝酿的初始
**节佛经初译与教义“误读”
第二节道教创立与佛教的人文联系
第三节佛教美学思想的初始酝酿
第四章汉末三国:佛教中国化及其美学思想酝酿的继续
**节重要佛经的译传
第二节佛教美学思想的再酝酿
第三节佛学对王弼玄学美学理念的影响
第五章西晋:晋代中国化的佛教美学思想
**节佛经译传与时代理绪
第二节空之美蕴
第三节形象与方便:“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第四节佛教美学对向、郭玄学美学的影响
第六章东晋:晋代佛教美学思想中国化的深化
**节南北两地的佛教流播格局
第二节“格义”“六家七宗”、道安的佛学之见与美学
第三节“法性”“涅槃”:慧远的佛学之见与美学
第四节“中道实相”:鸠摩罗什的“中观”与美学
第五节“不真”“不迁”“无知”“无名”:僧肇中观之学与美学
第六节佛教思想与晋人风度
第七章南北朝:佛教美学的新的思想深度
**节“佛性”“顿悟”:竺道生佛学之见的影响与美学
第二节“常乐我净”:《大般涅槃经》与佛教美学
第三节“一心二门”:《大乘起信论》与佛教美学
第四节譬喻、偈颂、梵呗与诗性审美
第五节“志怪”的佛教美学诉求
第六节《文心雕龙》:儒道释美学三栖
第七节石窟苍凉:中国化的佛教建筑美学风色
小结
主要参考书目
附:王振复主要学术著述简目
后记
作者简介
王振复,1945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国内大学兼职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启明大学客座教授。迄今出版学术著作36种,发表论文约200篇。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好的孤独
¥12.5¥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0.7¥33.5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