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读者评分
5分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豆瓣8.8分,后浪剧场系列,他是相声大师马季在台湾的独门弟子,是蔡康永、金士杰、林怀民倍加推崇的鬼才艺术家,主演了《光阴的故事》《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大半个台湾演艺圈受惠于他的表演训练法。剧场修行四十载,创作心得尽在本书。

1星价 ¥21.8 (3.2折)
2星价¥21.1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E62***(三星用户)

看着不错。

2024-08-19 23:24: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1085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1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559610850 ; 978-7-5596-1085-0

本书特色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而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李国修 对于李国修,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康熙来了》,他的“三种档案”屡被陈汉典模仿,他教小S念菜谱落泪,他成为“杉菜妈”王月和屏风表演班弟子永远的回忆……节目上诙谐热情的形象背后,是台湾舞台剧泰斗李国修对表演的热爱、对戏剧的执着。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一书是李国修从四十年剧场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创的编剧、导演、表演的实用方法,是其一生创作思维在实践检验中凝聚的结晶。本书系统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李国修历经舞台实践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修正的创作理念,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 ◎ 完整呈现李国修四十年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手资料。 ◎ 手把手教你找到角色的态度表达、规划剧本创作蓝图、制订导演工作计划。 ◎ “流眼泪运动”“倒三角”“三个圆”“深度的九十”“贴春联”“三秒胶”“轧三点半”“大道具不停车”“E.T.原理”……生动丰富的术语与练习,生动诠释实践法则。 ◎ 节选大量李国修原创剧本,收录李国修生前*后一部作品《六义帮》手稿及生涯大事与创作年表。 ◎ 从屏风表演班幕后工作实例,看台湾剧团的组织与管理。   

内容简介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是作者四十年剧场修行笔记,也是完整呈现其一生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靠前手资料。全书根据李国修编、导、演的教学讲义整理而成,以人称撰写,尽量还原其在课堂上的口吻。李国修通过自身的舞台经验、作品范例、人生经历等,系统地阐述了其创作理念。这些理念历经实践的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地得到修正。
编剧课上,他深入浅出地示范了“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让剧本回归“人味”;导演课上,他提出“导”引创作概念并整合“演”出元素,倡导永不满足的创作精神和不断建立与推翻的导演风格;表演课上,他主张透过认清第二自我找到正确的生活态度,达到演员与角色的心灵契合。他始终相信,戏剧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无论呈现何种美学形式,其核心都是在探讨人性。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也能使读者更新对人生的体认。

目录

关于李国修


序一? 国修老师开课了 王月


序二? 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 徐誉庭


序三 端出一碗好面! 樊光耀


前言 把你训练成我的对手? 黄致凯



绪论



表演课


概论 寻找类型,再创造典型


**课 角色分析


第二课 角色目标与态度表达:倒三角、三个圆


第三课 演员的专注力与肢体控制


第四课 声音的表情


第五课 角色情绪的转折与层次


第六课 感官与器官记忆


第七课 情绪记忆


结论 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导演课


概论 “演”引创作概念,整合“演”出元素


**课 导演七大工程


第二课 基调设定:元素与创意


第三课 场面调度:时空观


第四课 空间调度(上):走位与交通动线


第五课 空间调度(下):流动与画面构图


第六课 焦点处理


第七课 角色关系处理


第八课 导演工作计划


结论 成为好导演的条件



编剧课


概论 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


**课 故事的结构


**课 事件观察:事实与陈述


第三课 事件选择:角度与层次


第四课 角色创造


第五课 叙事时空与场景选择


第六课 创造式思考


第七课 喜剧创作


第八课 创作规划


结论 如何检验文本结构



李国修生涯大事与创作年表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关于李国修(1955.12.30—2013.7.2)

李国修,集剧团创办人与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届台湾文艺奖戏剧类得主,并荣获多项戏剧大奖;编导三十出原创舞台剧,个人演出超过百种角色,舞台表演逾千场,是当代华人剧坛深具成就的全方位戏剧艺术家。祖籍山东莱阳的李国修,1955年生于台北中华路铁道旁的违章建筑中,成长于西门町的中华商场,毕业于世界新专广播电视科;20世纪80年代因参与电视节目《综艺100》短剧演出,并在1982年荣获?“第十七届金钟奖*具潜力戏剧演员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1986年成立?“屏风表演班”,一路坚持原创,搬演台湾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使“屏风”成为华人地区重要的演出团队。李国修认为剧作家靠着生命、情感和记忆来创作。身为外省人第二代的他,以两岸分隔的历史事实,为父执辈编导出关于老兵对家乡思念的故事《西出阳关》,并以剧中?“老齐”一角,被媒体评誉为?“*接近卓别林高度的演出”。
引发台湾剧评赞誉*多的《京戏启示录》,是李国修为自己做京戏戏鞋的父亲而写。李父家训?“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更成为李国修的座右铭。戏剧专家评誉:?“李国修以个人生命经验,触动集体记忆之海”;“《京戏启示录》可说是有如神助,场面调度在这出戏里灵活到了极点”?“它亦喜亦悲,悲喜交迸,充盈着时代风雨与人生际遇,蕴蓄着历史厚度与生活实感”?“《京戏启示录》*明显的符号就是戏鞋和中华商场,这对新一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遗产”等。此剧启发无数观众追求人生的意义,成为华人剧坛的荣耀之作。
李国修从寻根到定根,继而为母亲创作《女儿红》,表达对母亲的追忆,这也是他对个人的生命旅程与家族历史所做的一场*深沉的告白。影评人闻天祥称李国修是用舞台说故事的大师,能把家庭点滴化为时代缩影,跨越了性别的局限,展现炫目的时空魔法,以及永不嫌多的情感与宽容。李国修也为儿子创作了魔术奇幻剧《松紧地带》,为女儿创作了《六义帮》等。
李国修并不是一个有特定风格、特定形式的编剧,他喜欢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形式来创作,每个作品都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探索。如他创作的?“风屏三部曲”《半里长城》《莎姆雷特》《京戏启示录》,借戏中戏的形式,探究剧场与人生之间的微妙关系。作家陈玉慧分析,李国修擅长解构主义,能将台湾社会现象及小市民心理,处理成悲喜交加的戏剧文本,是台湾剧场创作者中*精于解构之道的人。
李国修也针对时事,以戏剧角度反映社会现象,如《救国株式会社》、《三人行不行Ⅰ—Ⅴ》城市喜剧系列。而对现代男女复杂的情爱关系,他也运用独特的戏剧手法予以诠释。戏剧学者于善禄称誉李国修的《婚外信行为》比英国作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情人》(The Lover)还要深沉,艺术技巧更高超。
为向莎士比亚致敬,李国修将经典悲剧《哈姆雷特》(Hamlet)改编成情境喜剧《莎姆雷特》。台湾莎士比亚权威彭镜禧教授评誉:?“李国修用他缜密的头脑,几乎是以数学概念在精算《莎姆雷特》每个场次的角色上下进出,将一出大悲剧颠覆成喜剧,这当中的编剧技巧相当高超。”而改编自陈玉慧原著小说的《征婚启事》,探讨现代女性的婚姻态度,也挖掘男人的寂寞,李国修更在台上一人分饰20个征婚男子,挑战表演的极限。此外,李国修也曾改编张大春原著小说《我妹妹》,以眷村故事探讨庶民记忆。
李国修认为,在这无限想象的剧场“黑盒子”里?,“空间不存在,时间无意义”。他也认为剧场是造梦的场域,因而在许多作品里,李国修让观众对舞台空间有了崭新的视觉体验:1994年《西出阳关》舞台上呈现滂沱大雨的视觉特效;2002年《北极之光》的雪地极光幻化场面;2003年《女儿红》百位演员同台,爆破场面震撼人心;2005年《好色奇男子》3000颗灯泡,营造万点星光摇曳生辉的壮阔场景;2008年《六义帮》全剧35个场次、115个角色,全场不暗灯,舞台呈现电影蒙太奇般的场景流动。
此外,李国修的笔下角色面貌多端,文本繁复而巧妙,通常以数条主线同时进行,*后会合相交,达到不可预期之高潮。李国修以独特的风格,总能紧抓时代脉搏,借由嘲讽社会时事达到娱乐效果,却又发人深省。
李国修对剧场的热情不仅反映在屏风表演班的作品上,他对于提携演员更是不遗余力,其中得奖的有:郭子乾(第三十八届金钟奖*佳主持人)、曾国城(第四十一届金钟奖*佳主持人)、杨丽音(第四十一届金钟奖*佳女主角)、林美秀(第四十六届金钟奖*佳女主角)、樊光耀(第四十届金钟奖*佳男主角)、万芳(第三十九届金钟奖*佳女主角)、黄嘉千(第四十四届金钟奖*佳女配角)、徐誉庭(第四十七届金钟奖戏剧节目*佳编剧)、钟欣凌(第四十九届金钟奖*佳女主角)等。这不仅使李国修成为金钟奖颁奖典礼上*多的得奖者感谢的对象,更让?“屏风表演班”等于?“屏风镀金班”的名号不胫而走。
近年来,李国修致力深耕表演艺术教育,曾至台北艺术大学、台湾大学、静宜大学、台南大学开设专业戏剧课程,也受邀至政治大学、中山大学、成功大学、东华大学、海洋大学、世新大学、清云科技大学等校担任驻校艺术家,并走访各地举办超过千场的表演艺术讲座。
李国修的作品记录台湾环境的变迁与时代流转,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戏剧人文面貌。他用戏剧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情感,亦期待观赏者能从中获得自我省思,这便是李国修致力推动的剧场理念——?“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作者简介

李国修(1955—2013)
著名戏剧家,当代华人剧坛少有的多面手,集剧团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对台湾现代剧场做出了卓越贡献,有“鬼才”之称,是台湾艺术界荣誉文艺奖(戏剧类)的**届得主。早年参与兰陵剧坊、表演工作坊的创办和演出,与李立群合演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曾引起巨大轰动。1986年创办屏风表演班并担任艺术总监,坚持原创戏剧,搬演台湾本土的生命故事,共创作了《京戏启示录》、《三人行不行》系列等27部剧本。因格外关注戏剧中的悲喜关系,被誉为“台湾的卓别林”。
此外,李国修在戏剧教育方面也耕耘不辍。他独创了一套系统的编剧、导演、表演训练课程,常年在各地举办文艺讲座,在高校开设戏剧课,影响了众多台湾文艺工作者。

整理者简介
黄致凯
台湾大学戏剧系**届毕业生,2002年拜入李国修门下,为其嫡传弟子之一。现为“故事工厂”艺术总监,代表作有《白日梦骑士》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