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村庄我的家

包邮我的村庄我的家

1星价 ¥30.1 (7.7折)
2星价¥30.1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706700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227067009 ; 978-7-227-06700-9

本书特色

马卫民,鲁迅文学院第22届少数民族创作培训陇学员。先后任海原县回民中学校长、海原县政府办主任、海原县副县长、中宁县副县长、中卫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主任,现供职于中卫市文联。喜欢写作,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杂文、散文、诗歌等近40万字,先后在《朔方》《六盘山》《格桑花》《宁夏日报》《深圳特区报》《新消息报》《银川旧报》《中卫日报》《沙坡头》《宁夏统战》《宁夏穆斯林》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出版散文集《赴闽挂职杂记》。《我的村庄我的家》是该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马卫民著的《我的村庄我的家》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以家乡为原点,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读书的认识、对亲朋好友的惦念等分辑成册,集中展示。全书共六辑,分别为我的村庄我的家、远处才是应该去的地方、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总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思念是一首难忘的歌、在鲁院的日子。

目录

**辑 我的村庄我的家
我的村庄我的家
村庄旧事
家在山的那边
季风吹过岑寂的村庄
家乡的味道
村庄
三奶奶
相约在冬季的母亲山

第二辑 远处才是应该去的地方
远处才是应该去的地方
在鲁院学习的日子
夜游秦淮河
哨马营游记
世外梨园——北长滩
走进郑旗堡
行走在戈壁滩的人——海原县进疆务工人员走访纪实
四月的山花开满彭阳
西行漫记之张掖

第三辑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关于写作
教师理应多读书
我和《中卫日报》
那时候
风从这里吹过
细节决定成败——再读《清水里的刀子》
我的高考

第四辑 总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
总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
开满梨花的河湾
后河的甜瓜熟了
梨园深处
秋天来了
红梅杏花开
中卫,挺好的
别把洋芋不当粮食
迟到的婚纱照

第五辑 思念是一首难忘的歌
花开花落
悠悠师生情——谨以此文献给八十四岁高龄的章承先老师
怀念一座城
教师节感怀
久违的旅途
初识陈继明
思念如歌
母亲的鹦鹉
晚秋

第六辑 在鲁院的日子
附录
从生命的原点出发——马卫民其人其文/黑占财
我的英语老师/车如山
后记
关于《我的村庄我的家》(代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我的村庄我的家》:  我的村庄我的家  记忆是历史的光盘,刻录着人生的点点滴滴,适当地回放一下总会拨动灵魂深处那根*敏感的弦。许多过往的事情回想起来似乎凌乱无章,一旦被记忆的丝线串联起来,就是一段完整无缺的记录。  生活时刻都充满了诱惑,我们习以为常地被各种诱惑牵着鼻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像是一件老家具被搬来搬去却总也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人性中的不满足诱导着我们在追逐一个又一个欲望的过程中渐行渐远。每个人都是时光里的一粒尘埃,忙碌着自己向往的那一份旅程。  家乡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个称呼,是溶入血脉中的一种牵念。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就像一瓶窖藏的老酒,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绵长厚重而韵味悠久。虽然自己也在一个发展中的二线城市买了房,有了一个叫家的地方,却始终找不到那种让人牵心扯肺的感觉。在这个水泥、砖块与钢筋堆砌的笼子里,过着与四季无关的日子。无论是暖意融融的初春还是寒冷弥漫的深冬,都用不着关心粮食和蔬菜。  有时候脑海里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感觉自己就是一棵从南华山的原始丛林中移植而来的白桦树,之所以能够在城市的空间里有滋有味地茁壮着,似乎和黏在根系上的那些土质有关。时间久了白桦也能枝繁叶茂地自豪起来。  回顾这些年,从青春年少的轻狂到老有所悟的沉稳,那些曾经澎湃的情感渐渐归于寂静,从容不迫地走回灵魂的故乡,时常感悟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才开始寻找那些即将消失的往事和渐渐远去的村庄,轻轻地打开那些尘封于记忆深处的内存,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家乡是南华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所有的人口加起来不足千人。这是一个被很多地图遗忘了的小村子。几千年前,在这个美丽的山麓,在面向东南、临近水源的阳坡上,先民们利用丰厚的黄土,依坡挖凿了窑洞式的住所,过着稳定而自足的农耕生活。  每一次回老家都会有一些收获,都会有诸多感悟。越来越向往家乡的细风朗月、青山秀水,越来越怀恋儿时的鸡鸣狗叫、追逐打闹。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沟还是那条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好像都是原来的样子。过去住过的土坯房、土窑洞早已变成了堆放杂物和饲草的地方,村子里的人都住进了深门浅窗的红砖红瓦房,宽敞又明亮。一切和原来不一样了。有时候人总是矛盾的,既希望改变又希望一切都不要变,但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够留得住岁月的脚步。我们只能用回忆来寻觅那些渐渐消失的往事。一种久违的感动抚摸着我回家的行程。  掰玉米、挖土豆这些*简单的农活现在几乎是干不了多少了,虽然还没有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程度,但躯体早已经僵硬,腿脚也不那么灵活了。看着七十岁的三叔在地里干活的精神,我只能感叹不已。刚刚翻过的泥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土豆的枝叶已经发黄干枯,捏一把就发出一种凄切的破碎之声。我一边捡拾土豆一边体味着季节的悲凉与厚重,心底便有了一段文字悄悄地酝酿。  ……

作者简介

  马卫民,回族,1963年5月生于宁夏海原县,研究生学历。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2届少数民族创作培训陇学员。先后任海原县回民中学校长、海原县政府办主任、海原县副县长、中宁县副县长、中卫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主任,现供职于中卫市文联。喜欢写作,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杂文、散文、诗歌等近40万字,先后在《朔方》《六盘山》《格桑花》《宁夏日报》《深圳特区报》《新消息报》《银川旧报》《中卫日报》《沙坡头》《宁夏统战》《宁夏穆斯林》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出版散文集《赴闽挂职杂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