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023960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350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90
  • 出版时间:2004-01-01
  • 条形码:9787800239601 ; 978-7-80023-960-1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引言
**章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
一、“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交互作用
二、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交互作用
三、国际反修和国内反修的交互作用
四、在三个交友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走向极端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一、一条奇异的导火线
二、全面发动的纲领和领导机构
三、“炮打司令部”和大批“资反路线”
第三章 以全面夺权为特征的“文化大革命”高潮
一、“上海一月风暴”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
二、正气凛然二月抗争
三、在“抓叛徒”声中刘少奇冤案铸成
四、“全国山河一片红”和缺员甚多的中共中央全会
第四章 稳定“文化大革命”格局的努力和林彪事件
一、“造反派”胜利的中共九大
二、“斗、批、改”引发新混乱
三、庐山上的风云突变
四、林彪集团的覆灭
第五章 “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
一、“批林整风”和周恩来纠“左”的努力
二、继续九大错误的中共十大
三、借题发挥的“批林批孔”
第六章 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文化大革命”结束
一、邓小平主持工作与全面整顿
二、整顿中的较量和曲折
三、突如春来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悼念周恩来 天安门事件爆发
五、毛泽东逝世 粉碎“四人帮”
第七章 十年浩劫后的思考
一、十年大内乱的严重恶果
二、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三、永不能忘的教训
四、历史的补偿

目录

引言
**章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
一、“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交互作用
二、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交互作用
三、国际反修和国内反修的交互作用
四、在三个交友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走向极端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一、一条奇异的导火线
二、全面发动的纲领和领导机构
三、“炮打司令部”和大批“资反路线”
第三章 以全面夺权为特征的“文化大革命”高潮
一、“上海一月风暴”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
二、正气凛然二月抗争
三、在“抓叛徒”声中刘少奇冤案铸成
四、“全国山河一片红”和缺员甚多的中共中央全会
第四章 稳定“文化大革命”格局的努力和林彪事件
一、“造反派”胜利的中共九大
二、“斗、批、改”引发新混乱
三、庐山上的风云突变
四、林彪集团的覆灭
第五章 “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
一、“批林整风”和周恩来纠“左”的努力
二、继续九大错误的中共十大
三、借题发挥的“批林批孔”
第六章 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文化大革命”结束
一、邓小平主持工作与全面整顿
二、整顿中的较量和曲折
三、突如春来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悼念周恩来 天安门事件爆发
五、毛泽东逝世 粉碎“四人帮”
第七章 十年浩劫后的思考
一、十年大内乱的严重恶果
二、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三、永不能忘的教训
四、历史的补偿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席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自1954年一直从事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曾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文化大革命”部分。与人合著《新中国史略》、《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讲座》等书。发靛过《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和平均主义》、《“文化大革命”始末》等文章二十余篇。1993年离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