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1条)
zpx***(三星用户)

本书探讨了中华面条,特别是拉面,的起源、进化与发展史

本书探讨了中华面条,特别是拉面,的起源、进化与发展史

2018-06-28 09:09:1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169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18416943 ; 978-7-5184-1694-3

本书特色

中华拉面是中华面条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包括兰州拉面、新疆拉条子、扯面(揪片子)、手工挂面等。兰州拉面是中华拉面成员中商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化开发较快的产品之一。本书探讨了中华面条,特别是拉面,的起源、进化与发展史。针对拉面产业发展面临的评价方法、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了影响拉面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因素,拉面质量要素及评价方法,拉面质量与小麦品种及其面粉特性的关系等。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拉面制作过程、拉面产品评价方法,制订了拉面专用面粉企业标准,筛选了部分适合制作拉面专用粉的小麦品种。本书为拉面专用粉标准制定、拉面专用粉生产,提高兰州拉面产品质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依据,为中华传统食品质量评价和标准指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华拉面可供从事食品科学、膳食营养的科研人员,从事谷物食品制造、餐饮业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与酒店管理的学生的参考读物;以及从事面制食品或餐饮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书籍。

内容简介

中华拉面是中华面条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包括兰州拉面、新疆拉条子、扯面(揪片子)、手工挂面等。兰州拉面是中华拉面成员中商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化开发较快的产品之一。本书探讨了中华面条,特别是拉面,的起源、进化与发展史。针对拉面产业发展面临的评价方法、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了影响拉面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因素,拉面质量要素及评价方法,拉面质量与小麦品种及其面粉特性的关系等。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拉面制作过程、拉面产品评价方法,制订了拉面专用面粉企业标准,筛选了部分适合制作拉面专用粉的小麦品种。本书为拉面专用粉标准制定、拉面专用粉生产,提高兰州拉面产品质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依据,为中华传统食品质量评价和标准指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华拉面可供从事食品科学、膳食营养的科研人员,从事谷物食品制造、餐饮业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与酒店管理的学生的参考读物;以及从事面制食品或餐饮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书籍。

目录

**章 概述 **节 中华面条的起源 第二节 中华拉面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拉面添加剂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节 无机盐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第二节 食用胶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第三节 商品拉面剂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拉面质量要素及感官评价方法 **节 拉面制作过程的感官评价方法 第二节 拉面产品的感官评价方法 第三节 拉面评价方法的消费者调查与评估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拉面质量与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的关系 **节 拉面质量与小麦籽粒及蛋白质特性的关系 第二节 拉面质量与小麦淀粉特性的关系 第三节 拉面产品色泽与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拉面质量要素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节 拉面制作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第二节 拉面煮制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拉面原料质量标准 **节 拉面对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的要求 第二节 拉面用原料小麦标准建议 第三节 拉面用原料小麦粉标准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室兰州拉面制作工艺 附录二 兰州拉面感官评价方法 附录三 兰州拉面怎样走通\"一带一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魏益民:男,1957年11月生,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联邦德国吉森李比希大学农学博士。现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委员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魏益民教授研究方向为粮食及植物蛋白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主要从事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面制品产业升级开发。在谷物化学与小麦加工工程、植物蛋白加工利用、食品及危害物溯源技术、食品产业链风险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数项创新性成果。对中国传统面制品工业化和智能化升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美国谷物化学师学会(AACC International)会员,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科研和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

张影全:男,1985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及植物蛋白质工程,主要从事小麦籽粒质量评价与加工技术、面制品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等工作。魏益民:男,1957年11月生,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联邦德国吉森李比希大学农学博士。现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委员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魏益民教授研究方向为粮食及植物蛋白质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主要从事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面制品产业升级开发。在谷物化学与小麦加工工程、植物蛋白加工利用、食品及危害物溯源技术、食品产业链风险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数项创新性成果。对中国传统面制品工业化和智能化升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美国谷物化学师学会(AACC International)会员,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科研和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 张影全:男,1985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及植物蛋白质工程,主要从事小麦籽粒质量评价与加工技术、面制品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等工作。 张波:男,1978年4月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中国粮油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小麦及植物蛋白加工。曾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