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刑法中的行为理论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51129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71页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215112995 ; 978-7-215-11299-5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刑法中行为概念的重新界定入手, 继而构建刑法中行为理论层次体系, 然后对行为理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后对行为理论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录
**章 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节 我国刑法理论中的行为概念之争
第二节 对现有刑法中行为概念的追问
第三节 刑法中行为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四节 刑法中行为概念的机能
第二章 刑法中的行为构成要件
**节 行为的客体要件
第二节 行为的客观要件
第三节 行为的主体要件
第四节 行为的主观要件
第三章 刑法中的行为理论
**节 刑法中行为理论体系概说
第二节 刑法中行为的界分
第三节 刑法中行为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刑法中行为理论的传统疑难问题
**节 犯罪行为论
第二节 实行行为论
第三节 正当行为论
第四节 不作为行为论
第五节 共同犯罪行为论
第五章 刑法中行为理论出现的新问题
**节 轻罪行为
第二节 我国罪刑结构的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刑法中的行为理论研究(2017年辑)/河南社会科学文库》: 一、行为的客观方面概括为“身体动静”能否解决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问题 传统的行为概念将行为在客观上的表现总结为人的身体动静。认为“人的身体动静”是危害行为的外在特征,也可称为危害行为的有体性特征,即危害行为的体素。任何危害行为的本质在于可以改变客观世界从而危害社会,而人对客观世界的改变,只能由身体的动静来实现。而行为的有体性特征,可以排除思想犯罪。单纯的“思想”并不能造成或可能造成对客观世界的改变,也不致危害社会,因而不构成危害行为。此外,由危害行为的体素可以看出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身体的动或静。危害行为既可以表现出积极的身体举动,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身体静止。 笔者的问题是,行为既然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那么用身体动静来概括危害行为,是否就意味着“作为”表现为积极的身体举动,而“不作为”则表现为消极的身体静止。众所周知,不作为并不当然地意味着行为人没有任何的身体举动,有些不作为犯罪甚至有积极的行动表现。如逃税罪,从本质上应是不作为犯罪,但行为人往往通过积极的涂改账本、销毁账册等行为来达到逃税的目的。那么,对于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应当如何认定,为何将诸如逃税罪这一类犯罪定性为不作为犯罪呢?现有的行为概念似乎难以解决。大陆法系的因果行为论对不作为犯罪就很难做出解释,而通说的观点采用的就是因果行为论的观点,因果行为论的先天不足也随之继承,同样对于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问题难以做出解释。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通常表现为身体的静止,不为一定的行为。①既然不作为是不为一定的行为,就很难说不作为是一种真正的行为。可见,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问题成为现有行为概念难以逾越的问题。二、行为的主观方面概括为“意志支配”能否涵盖所有刑法评价的“行为” 行为在主观上是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身体动静。支配身体动静的意志或意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特征,也称为行为的有意性特征,即行为的心素。行为必须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才可能由刑法来调整并达到刑法调整所预期的目的。只有这样的人体外部动静即危害行为,才可能由刑法来调整并达到刑法调整所预期的目的。正是基于行为的有意性的特点,才将无意识行为排除在刑法评价的范畴之外。有学者认为,无意志和无意识的身体动静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由于不是在主观意志支配下实施,因而即使客观上损害了社会,也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不能构成犯罪。②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我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行为人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由于不是出于本人意志,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违背本人意志,因而也不能构成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不成立犯罪。③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由于违背行为者本人的主观意愿,也不构成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即使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后果,也不能要求行为者承担刑事责任。 ……
作者简介
刘霜,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意刑法学双博士,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中、外文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种研究项目。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47.2¥59.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15.0¥20.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24.8¥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1¥5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
¥24.9¥42.0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法治的细节
¥29.4¥49.8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