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学术丛书中国古代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705001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0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70500123 ; 978-7-5705-0012-3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史/大家学术文库》以章节体(或纪事本末体)写成,其长处,作者夏曾佑说得很清楚,即更适合“讲堂之用”,实际也就是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在材料的取裁上,该书乃以廿四史为底本,然后篡辑其他古籍。凡采用参考书,一律注明出处,便于学生寻找。使叙述清晰简洁,夏曾佑特别重视图画和表格的作用。 中国首部有影响力的新式通史,不可不读的“中国通史”。 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开创了以章节体裁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 ——苏双碧 读过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之后,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 ——胡适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今名。本书是靠前部以近代史观分阶段地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曾得到胡适、鲁迅等人的称赞,在中国近代史学目前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载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在夏曾佑之前,靠前已经有人用新观点、新体裁写出了新式的中国通史,但此书影响更大,在史学目前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的“靠前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目录
目录
叙 001
**篇 凡 例 002
第二篇 凡 例 003
**篇 上古史
**章 传疑时代(太古三代)
世界之初 002 **节
地之各洲人之各种 003 第二节
中国种族之原 003 第三节
古今世变之大概 005 第四节
历史之益 006 第五节
上古神话 006 第六节
包牺氏 008 第七节
女娲氏 008 第八节
神农氏 009 第九节
神话之原因 010 第十节
炎黄之际中国形势 010 第十一节
黄帝与炎帝之战 011 第十二节
黄帝与蚩尤之战 012 第十三节
黄帝之政教 013 第十四节
少昊氏颛顼氏 016 第十五节
帝喾氏 016 第十六节
尧 舜 017 第十七节
尧舜之政教 018 第十八节
夏 禹 018 第十九节
禹之政教 019 第二十节
夏之列王 020 第二十一节
夏传疑之事 021 第二十二节
商之自出 022 第二十三节
商之列王 022 第二十四节
桀纣之恶 024 第二十五节
周之关系 024 第二十六节
周之自出 025 第二十七节
周之列王 026 第二十八节
周之政教 027 第二十九节
第二章 化成时代(春秋战国)
东周之列王 029 **节
诸侯之大概 030 第二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 上 050 第三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 下 053 第四节
新说之渐 057 第五节
老子之道 058 第六节
孔子世系及形貌 059 第七节
孔子之事迹 059 第八节
孔子之异闻 061 第九节
孔子之六经 063 第十节
墨子之道 074 第十一节
三家总论 075 第十二节
晚周之列王 147 第十三节
韩魏赵 147 第十四节
田 齐 148 第十五节
七国并立 148 第十六节
秦之自出 149 第十七节
秦之列王 上 150 第十八节
秦之列王 下 153 第十九节
六国对秦之政策 156 第二十节
戎狄灭亡 156 第二十一节
周秦之际之学派 157 第二十二节
春秋制度之大概 159 第二十三节
战国之变古 164 第二十四节
自上古至秦中国幅员之大略 168 第二十五节
第二篇 中古史
**章 极盛时代(秦汉)
读本期历史之要旨 204 **节
秦始皇帝 上 205 第二节
秦始皇帝 下 206 第三节
秦二世皇帝 208 第四节
秦于中国之关系 上 210 第五节
秦于中国之关系 下 211 第六节
受命之新局 212 第七节
天下叛秦 上 213 第八节
天下叛秦 下 214 第九节
秦亡之后诸侯自相攻伐 上 216 第十节
秦亡之后诸侯自相攻伐 下 217 第十一节
楚汉相争 上 218 第十二节
楚汉相争 下 220 第十三节
高祖之政 上 223 第十四节
高祖之政 下 224 第十五节
汉之诸帝 225 第十六节
文帝黄老之治 227 第十七节
景帝名法之治 228 第十八节
武帝儒术之治 229 第十九节
汉外戚之祸一 230 第二十节
汉外戚之祸二 232 第二十一节
汉外戚之祸三 234 第二十二节
汉外戚之祸四 236 第二十三节
汉外戚之祸五 239 第二十四节
汉外戚之祸六 241 第二十五节
光武中兴一 243 第二十六节
光武中兴二 245 第二十七节
光武中兴三 247 第二十八节
后汉之诸帝 250 第二十九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一 251 第三十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二 253 第三十一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三 254 第三十二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四 256 第三十三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五 258 第三十四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六 262 第三十五节
匈奴之政治 上 265 第三十六节
匈奴之政治 下 266 第三十七节
匈奴之世系 上 268 第三十八节
匈奴之世系 下 270 第三十九节
南匈奴之世系 271 第四十节
北匈奴之世系 273 第四十一节
西域之大略 274 第四十二节
南道诸国 275 第四十三节
北道诸国 276 第四十四节
葱岭外诸国 277 第四十五节
汉**次通西域 278 第四十六节
汉第二次通西域 279 第四十七节
汉第三次通西域 281 第四十八节
汉第四次通西域 283 第四十九节
西羌之概略 284 第五十节
前汉之西羌 285 第五十一节
后汉之西羌 上 286 第五十二节
后汉之西羌 中 287 第五十三节
后汉之西羌 下 289 第五十四节
西南夷 291 第五十五节
南 粤 291 第五十六节
闽 粤 292 第五十七节
朝 鲜 293 第五十八节
日 本 293 第五十九节
儒家与方士之糅合 293 第六十节
黄老之疑义 297 第六十一节
儒家与方士分离即道教之原始 298 第六十二节
佛之事略 301 第六十三节
佛以前印度之宗数 302 第六十四节
文学源流 307 第六十五节
两汉官制 310 第六十六节
汉地理 315 第六十七节
凉州诸将之乱 319 第六十八节
曹操灭群雄 323 第六十九节
刘备孙权拒曹操 325 第七十节
司马懿盗魏政 329 第七十一节
吴蜀建国始末 331 第七十二节
三国末社会之变迁 上 332 第七十三节
三国末社会之变迁 下 334 第七十四节
三国疆域 337 第七十五节
第二章 中衰时代(魏晋南北朝)
读本期历史之要旨 342 **节
魏晋之际 上 343 第二节
魏晋之际 下 346 第三节
晋诸帝之世系 348 第四节
晋大事之纲领 350 第五节
贾后之乱 350 第六节
八王之乱 353 第七节
五胡之乱之缘起 356 第八节
五胡之统系 358 第九节
前赵后赵之始末 364 第十节
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之始末 370 第十一节
前秦后秦西秦夏之始末 373 第十二节
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之始末 377 第十三节
蜀之始末 381 第十四节
元帝王敦之乱 382 第十五节
成帝苏峻之乱 384 第十六节
晋末桓氏之乱 385 第十七节
宋武帝之概略 389 第十八节
宋诸帝之世系 393 第十九节
宋少帝之乱 393 第二十节
宋文帝被弑之乱 395 第二十一节
宋前废帝之乱 398 第二十二节
宋后废帝之乱 399 第二十三节
宋诸王之乱 401 第二十四节
齐诸帝之世系 404 第二十五节
齐郁林王之乱 405 第二十六节
齐末东昏侯之乱 407 第二十七节
梁诸帝之世系 410 第二十八节
北魏拓跋氏之世系 411 第二十九节
拓跋氏之衰乱 415 第三十节
北齐神武帝之概略 417 第三十一节
梁末侯景之乱 424 第三十二节
陈诸帝之世系 429 第三十三节
北齐高氏之世系 429 第三十四节
北周宇文氏之世系 430 第三十五节
隋诸帝之世系 431 第三十六节
晋南北朝隋之行政机关 434 第三十七节
晋南北朝隋之风俗 439 第三十八节
两晋疆域沿革 441 第三十九节
南北朝疆域沿革 447 第四十节
隋疆域沿革 451 第四十一节
附 录 455
节选
世界之初 人类之生,决不能谓其无所始。然言其所始,说各不同,大约分为两派。古言人类之始者。为宗教家:今言人类之始者。为生物学家。宗教家者,随其教而异。各以其本群*古之书为凭。世界各古国,如埃及(Egypt)、巴比伦(Babylon)、印度(India)、希伯来(Hebrew)等,各自有书,详天地剖判之形,元祖降生之事。其说尚在。为当世学者所知。而我神洲,亦其一也。顾各国所说,无一同者。昔之学人,笃于宗教,每多入主出奴之意,今幸稍衰,但用以考古而已。至于生物学家者,创于此百年以内,*著者英人达尔文(Darwin)之种源论(Origin of Species)。其说本于考察当世之生物,与地层之化石,条分缕析,观其会通,而得物与物相嬗之故。由古之说,则人之生为神造:由今之说,则人之生为天演,其学如水火之不相容。此二说者,若欲穷其指归,则自有专门之学在,非本篇所暇及。本篇所以首及此者,因讨论历史,几无事不与宗教相涉,古史尤甚,故先举此以告学者,庶几有所别择焉。 第二节 地之各洲人之各种 大地之陆,分为五洲。吾人所居,曰亚细亚洲(Asia);其西日欧罗巴洲(Europe);其西南日亚非利加洲(Africa);再西日南北亚美利加洲(South and North America);亚洲之东南日澳大利亚洲(Australia)。是为五大洲,其名皆欧罗巴人所命也。其居此五洲之种族,居亚洲者,日蒙古利亚种(Mongolians);居亚洲之南及各岛中者,日马来种(Malays);居欧罗巴洲者,日高加索种(Caucasians);居非洲者,日内革罗种(Negroes);居美洲者,日印第安种(Indians)。是谓五种,其名亦皆欧罗巴人所命也。因与此五洲、五种相交涉,而有信史可传者,始于欧罗巴人,故泰东之言洲名与种名者,不得不用其所立之名也。此诸种人,在上古时,大约聚居亚细亚西北之高原,其后散之四方,因水土不同,生事各异,久之遂有形貌之殊,文化之别。然其语言文字之中,犹有同者,会而通之,以观其分合之迹。此今13之新科学也。中国位于亚洲之东,而属于蒙古利亚族,案亚细亚本亚洲西方之一小地,而蒙古又胡人一分族之名也,殆不足以概中国。欧人云云,亦以偏概全之例尔。此族之史,为吾人本国之史,本书所讲演者此也。 第三节 中国种族之原 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则至难定,今人相率称日支那。案支那之称,出于印度,其义犹边地也,此与欧人之以蒙古概吾种无异,均不得为定名。至称曰汉族,则以始通匈奴得名;称日唐族,则以始通海道得名,其实皆朝名,非国名也。诸夏之称,差为近古,然亦朝名,非国名也。惟《左传》襄公十四年引戎子支驹之言日:“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华非朝名,或者吾族之真名欤!至吾族之所从来,尤无定论。近人言吾族从巴比伦迁来,据下文*近西历一千八百七十余年后,法、德、美各国人,数次在巴比伦故墟掘地所发见之证据观之,则古巴比伦人与欧洲之文化相去近,而与吾族之文化相去远,恐非同种也。其古事,附录于后。 巴比伦有二种语,一南一北,南为文言(the pure language),北为妇人之言(the woman’s language)。西元前六千年之砖文,凡书十二部。纪其国之古事,**部云,无始之时,光明与黑暗相战,于是有大神出其间,名弥罗岱(MerocIach)。当此之时,又有一龙底麦得(Tiamat),与神为敌,神以大力磔龙而分之,其首为天,尾为地。第十一部言二大神,一名吉而葛莫斯(Gilgames),一名衣本尼(Ea-bani)。上帝造衣神,本令其杀吉神,不料二神结为死党。二神协力杀一恶神,名克母伯(Khumbaba),此恶神本住一奇怪杉树之下。又杀一神牛,因杀神牛,遂有洪水之祸。后衣神忽死,而吉神又患重病,此病惟一神能医之,神住死水之外,名西苏诗罗斯(Xisuthros)。吉神往就医,从阿刺伯经过一日落之山,此山上本归一种怪人名蝎人者保护。海边有树,以宝石为果。又行四十五日而至死水,死水之中有群岛,有一岛名福岛,于此岛望见西神,西神始告以造洪水之故,又以生命树一枝授之。吉神即携树归巴比伦,于路偶渴,就泉而饮,泉中有一蛇出,窃其生命树,吉神大哭而无如何也。又大神弥罗岱,以土造人。**人日爱特巴(Adapa),偶因钓鱼,误折南风之翼。南风诉之于天,天神爱牛(Anu)召爱特巴而问之。有神名医(Ea),谓爱特巴曰:“爱牛神处之物。不可饮食。”爱特巴遂不敢饮食,于是其子孙无不死者矣。 ……
作者简介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部著作。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