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741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35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67574182 ; 978-7-5675-7418-2

本书特色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几乎将所有的学校和教室都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为什么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地改善教育呢?作者们回顾了过去在教育中使用技术所做的努力,发现技术没有对教育产生较大变革主要源于5个错误:
1. 关系的错位:我们误解了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技术被视为教师的替代品或者教学的辅助者。我们需要对教师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概念性的重构。
2. 错误的应用:我们错误地将技术当作是消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创造和生产的工具。我们需要转变自身看待学生学习的理念。
3. 错误的期待:我们习惯性地用技术提升考试成绩,技术经常被限制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而不是作为变革性的工具被用于为所有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
4. 错误的假设:错误地把技术作为课程内容来教,而不是把技术作为数字素养来教,很少有人会关注将学校打造成培养数字素养的环境。
5. 错误的执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努力常常关注如何培养教师学会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而不是聚焦于学生的需求及技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影响教育。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几乎将所有的学校和教室都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为什么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地改善教育呢?作者们回顾了过去在教育中使用技术所做的努力,发现技术没有对教育产生较大变革主要源于5个错误:
1. 关系的错位:我们误解了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技术被视为教师的替代品或者教学的辅助者。我们需要对教师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概念性的重构。
2. 错误的应用:我们错误地将技术当作是消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创造和生产的工具。我们需要转变自身看待学生学习的理念。
3. 错误的期待:我们习惯性地用技术提升考试成绩,技术经常被限制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而不是作为变革性的工具被用于为所有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
4. 错误的假设:错误地把技术作为课程内容来教,而不是把技术作为数字素养来教,很少有人会关注将学校打造成培养数字素养的环境。
5. 错误的执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努力常常关注如何培养教师学会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而不是聚焦于学生的需求及技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影响教育。

作者们写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指出这些错误。相反,他们想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应该且可能发生的变革,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而未必是为了更多地使用技术。

内容简介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几乎将所有的学校和教室都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为什么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地改善教育呢?作者们回顾了过去在教育中使用技术所做的努力,发现技术没有对教育产生较大变革主要源于5个错误:
1.关系的错位:我们误解了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技术被视为教师的替代品或者教学的辅助者。我们需要对教师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概念性的重构。
2.错误的应用:我们错误地将技术当作是消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创造和生产的工具。我们需要转变自身看待学生学习的理念。
3.错误的期待:我们习惯性地用技术提升考试成绩,技术经常被限制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而不是作为变革性的工具被用于为所有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
4.错误的假设:错误地把技术作为课程内容来教,而不是把技术作为数字素养来教,很少有人会关注将学校打造成培养数字素养的环境。
5.错误的执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努力常常关注如何培养教师学会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而不是聚焦于学生的需求及技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影响教育。
作者(赵勇、张高鸣、雷静、邱蔚)写《不要让人去做机器的工作(纠正教育技术的5大错误)》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指出这些错误。相反,他们想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应该且可能发生的变革,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而未必是为了更多地使用技术。

目录

引言 / 1

**章 技术和教师的关系错位 /
生态系统,而不是层次结构:反思教师与技术的关系 /
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技术与教师:它们各自的“生态位”是什么? /
构建学习生态系统:它是怎样的一个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错误的应用 /
**种方式:技术作为消费工具 /
建构主义:在创造和生产中建构 /
维基百科:一个创造和生产的大众项目 /
创造和制作的新流派:数字故事、推特、博客、视频和机器人 /
作为创造者和制作者的多元化需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错误的期望 /
技术能否提升考试分数?不要让错误的问题指导我们的技术应用 /
提供更好的教育:教育技术的真正价值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错误的假设 /
错误的假设:将技术视作课程/教学 /
什么是数字公民? /
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来培养数字公民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错误的技术使用 /
两个技术悖论 /
下午3点前模式对下午3点后模式:区别是什么? /
技术应用的几种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改变这一切 /
需要重塑教育 /
重塑教育内容:课程 /
重塑教育方式:教学法 /
重塑教师—机器的关系:结语 /
参考文献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勇,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教育学院国际在线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and Online Education)主席、理事,教育学院教育评估、政策与领导力系教授。他同时还是美国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米切尔健康与教育政策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Educational Policy)资深研究员。他致力于研究全球化和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迄今共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出版20多部著作,包括: 《迎头赶上还是跑全球: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教育》(Catching Up or Leading the Way: American Educat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和《世界级的学习者: 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企业精神的学生》(World Class Learners: Educating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曾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颁发的早期学术成果奖(Early Career Award),并被《技术与学习杂志》(Tech & Learn Magazine)评为“2012年全球教育技术界具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期著作《世界级的学习者: 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企业精神的学生》已获得“2013年度教育学教授协会图书奖”(Society of Professors of Education Book Award (2013))、“教育出版商协会评委奖”(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Publishers' (AEP) Judges' Award)以及“2013年度教育领导力杰出成就奖”(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2013))等多个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