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音乐史

包邮中国古代音乐史

1星价 ¥37.0 (7.7折)
2星价¥37.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30110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597页
  • 出版时间:1994-04-01
  • 条形码:9787103011096 ; 978-7-103-01109-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远古至夏、商、周 ; 民间音乐 ; 宫廷音乐 ; 国内各民族之间与国内外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 乐器与乐律 ; 音乐思想等。

目录

**编 远古——春秋、战略社会概况
社会概况
**章 远古至夏、商、周
一、有关远古音乐的传说
二、远古音乐与巫术、《易经》等的关系
三、六代乐舞
第二章 民间音乐
一、民间歌曲
二、著名器乐演奏家及其艺术成就
第三章 宫廷音乐
一、雅乐
二、统治阶级对民间音乐的利用
第四章 国内各民族之间与国内外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五章 乐器与乐律
一、乐器
二、乐律
第六章 音乐思想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概况
**章 民间音乐
第二章 宫廷音乐
第三章 国内各族音乐与国内外音乐的大融合
第四章 宗教与音乐
第五章 乐器、乐律与乐谱
第六章 音乐思想

第三编 隋、唐、五代社会概况
**章 民间音乐
第二章 宫廷音乐
第三章 乐器与音乐理论
第四章 音乐思想

第四编 (上)辽、宋、西夏、金社会概况
**章 民间音乐
第二章 宫廷音乐
第三章 乐器、器乐与音乐理论
第四章 音乐思想

第四编 (下)元社会概况
**章 民间音乐
第二章 宫廷音乐
第三章 乐器与器乐
第四章 音乐论著

第五编 明、清社会概况
**章 民间音乐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四章国内各民族之间与国内  外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各国的音乐,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尽管古代交通不便、战乱频仍,但是相互之间依然有不少机会能够进行音乐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促进了各自的音乐水平的提高。从各种粗略的记载中可以见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如下的渠道,为进行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  一、各国之间通过正常的交往,了解他国的音乐。如楚国的音乐固然有自己的楚乐风格,但从屈原的《离骚》的词句中所写的“启《九辩》与《九歌》兮”,“奏《九歌》与舞《韶》兮”,《招魂》中的“二八齐容,起郑舞兮”、“吴歈蔡讴”,以及《楚辞》与《国风》之间在语助词的用法等方面可能有所交流等等。而在秦国,也并非固守自己的特点,它也吸收过《韶》、《武》和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二、商业的发展,使各国音乐能手有可能到本国或别国的都市去谋生,因而将自己的音乐介绍给对方,同时,也有可能了解了对方的音乐。如赵、郑等国的女歌舞能手和韩国的韩娥远离家乡,出去卖艺谋生,以及战国时中山国(山、陕交界地区)自狄族的男女歌舞能手也到别国去靠卖艺求生。  三、知识分子、贵族、宫廷乐师的音乐活动,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如吴国的季札到鲁国访问时曾听过多样的音乐和多国的歌曲,并能辨别出它们的特点,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借机核对过各国的民歌,当然,别人也可能有机会了解到孔子弹琴、击磬的风格;卫国的师涓曾将卫地的琴曲介绍给晋国国君,郑国的师文曾向鲁国的师襄学过琴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