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678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4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112167852 ; 978-7-112-16785-2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先生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过去我们以为建筑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现在我们城市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思考。“人居环境”观念拓宽了城乡规划建设研究的视野,并从学术前沿变成社会的“普通常识”。人居环境是一个民生问题,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是让发展惠及群众的基石;人居环境是一个发展问题,无论“造城运动”还是“迁村并点”都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居环境是一个政治问题,住有所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相关的土地利用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人居环境是一个世界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住区”与“人人有适当的住房”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与住房建设和使用相关的碳排放正成为全球竞争的热门话题;人居环境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以复杂巨系统的观念,针对错综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城乡建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统筹解决。

内容简介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系统地总结我国历史上的人居思想与实践对形成具有时代内涵与中国智慧的中国人居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居史》是吴良镛教授运用人居科学理论,以近百万字的篇幅,通过九章内容系统地阐述中国人居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演进规律的专著。这九章分别为“绪论”、“源起与发轫——先秦人居建设”、“统一与奠基——秦汉人居建设”、“交融与创新——魏晋南北朝人居建设”、“成熟与辉煌——隋唐人居建设”、“变革与涌现——宋元人居建设”、“博大与充实——明清人居建设”,及“意匠与范型”和“转型与复兴”。全书基于中国人居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实,倡导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和文化自强的精神,为当代人居建设提供历史智慧、为未来中国人居乃至全球人居的发展模式提供中国经验。吴良镛著的这本《中国人居史(精)》适合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的师生、专业人员以及对人居科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国人居史释义 第二节 中国人居史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 中国人居史研究的思想方法 第四节 中国人居演进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源起与发轫——先秦人居建设 **节 人居的起源 一、传说中的人居起源 二、现代考古发现的原始聚落 三、聚落形态演进 第二节 人居秩序之浮现 一、村落世界 二、封邦建国 三、“古代城市化” 第三节 早期人居的基本要素 一、水源 二、土地 三、安全 四、社会 五、居所 第四节 人居环境的整体经营 一、居址选择 二、人居规划 三、人居工程建设 四、度地一立邑一治民 第五节 中西人居文明遥相辉映 一、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 二、连续性与整体性 第三章 统一与奠基——秦汉人居建设 **节 “天下人居”的奠基 一、“天下之中”的选择 二、天下人居支撑体系的构建 三、天下文化空间秩序的建构 第二节 京畿地区人居建设 一、帝都人居的探索与创造 二、对关中地区的经营 第三节 区域人居的发展 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西汉经济分区 二、王莽“五都” 三、边疆民族地区人居建设 第四节 基层人居建设 一、百郡千县 二、市井风情 三、乡里宅第 第四章 交融与创新——魏晋南北朝人居建设 **节 “人”的自觉与人居自然化 一、自然美的发现 二、士人的人居追求 三、“桃花源”与理想人居 第二节 都城人居文化之交融与创新 一、邺城 二、从平城到洛阳 三、六朝建康 …… 第五章 成熟与辉煌——隋唐人居建设 第六章 变革与涌现——宋元人居建设 第七章 博大与充实——明清人居建设 第八章 意匠与范型 第九章 转型与复兴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