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碥》全本校注与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医碥》全本校注与研究

1星价 ¥71.5 (4.9折)
2星价¥71.5 定价¥1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三星用户)

品相完美!近期买的基本都有塑封的新书!

2023-01-18 13:19: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96921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5,529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35969217 ; 978-7-5359-6921-7

本书特色

《医碥》是清代著名医家何梦瑶代表著作。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云津堡人,博学多通,不但精于医学,同时对文史、音律、算术、历法等有精深研究,时人誉其为“南海明珠”。《医碥》共七卷,前四卷除卷一有部分理论研究内容外,主要阐述了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治;卷五论四诊,后两卷为方药。本书以易入医,既对五脏生克等理论见解独到,又对张仲景、李东垣等诸家医理叙述详明,深得后世推崇。 本项目首次查找和筛选出《医碥》现存版本中*完备的乾隆本加以校注整理,补充了之前各版本中有其名而无内容之缺憾(如乐只堂问诊单),同时增加后世应用和发挥的研究成果,完整地呈现了何梦瑶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医碥》是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的代表作, 共七卷, 前四卷除卷一有部分理论研究内容外, 主要阐述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辩证及诊治 ; 卷五论四诊 ; 后两卷为方药。本次整理, 选定乾隆乐只堂本 (以浙江中医药研究院藏本为主, 并参考所见各藏本) 为底本, 以清代同文堂本为主校本。

目录

**部分《医碥》正文校注 辛序 / 002 赵序 / 004 自序 / 006 凡例 / 007 卷之一杂症 脏腑说 / 009 心包络三焦说 / 011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 012 水火说 / 012 命门说 / 014 五脏生克说 / 016 五邪说 / 018 十二经配三阳三阴说 / 019 六气说 / 020 六气后论 / 021 运气说 / 022 虚实寒热说 / 022 补泻论 / 023 反治论 / 024 标本说 / 025 表里论 / 026 阴阳论 / 027 夏月伏阴辨 / 028 气 / 029 气之病证 / 031 脉 / 032 治法 / 032 血 / 034 吐血  / 035 咳嗽血 / 036 咯唾血 / 036 鼻衄 / 037 齿衄 / 038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著者:何梦瑶,清代代表性医家,为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毕业于粤秀书院,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知州(正五品)。其后尝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因幼时多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晚年辞归故里,并著书自娱。所著《医碥》一书,论述内科杂病,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予人以启发。此外,尚有《本草韵语》《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等,曾任粤秀书院院长,为清代具有代表性人物之一。 校注者:郑洪,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中医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原会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