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人类文明史:8000年来六大人类文明转折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的人类文明简史!通过六大人类文明转折,了解人类从智人一步步发展至今的文明历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43800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44380034 ; 978-7-5443-8003-4
本书特色
◆人类文明史从未如此简明扼要!
◆人类文明史就这6个关键点,读懂这6个点,就读懂了人类文明史!
◆通过六大人类文明转折,了解人类从智人一步步发展至今的文明历程。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从走出东非大裂谷到如今的21世纪,经历了数千年的风云变幻。
在8000年的沧海桑田里,有六次关键的文明转折,串联起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世今生。
尼罗河、新月沃地、长江黄河、印度河附近诞生了四大古文明。地中海、西亚、印度世界、中华民族各自形成了辉煌的帝国。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用铁骑踏破了欧亚的边界,从此欧亚大陆连为一体。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正式让人类步入“优选化时代”。工业革命的爆发解放了人类生产力,也让整个地球朝现代文明高速迈进。而始于20世纪的信息革命有效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影响将永远地持续……
通过六大人类文明转折,了解人类从智人一步步发展至今的文明历程。
目录
**章 从人类起源至首次空间革命 / 013
**节 一切皆始于东非大裂谷 / 013
第二节 首次空间革命 / 018
第三节 对比鲜明的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023
第四节 注重商贸的印度与政教挂钩的中华世界 / 030
第五节 人类的轴心时代 / 037
第二章 马与战车创造了各区域世界 / 044
**节 第二次空间革命始于西亚 / 044
第二节 互相对峙的利维坦与比蒙巨兽 / 051
第三节 印度中心从干旱地带移至潮湿地带 / 063
第四节 不断改朝换代的中华帝国 / 071
第三章 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开启了欧亚一体化 / 082
**节 第三次空间革命与东西方文明交流 / 082
第二节 单峰骆驼孕育的伊斯兰帝国 / 085
第三节 形成欧亚规模的商业圈 / 091
第四节 游牧突厥人登上世界舞台 / 100
第五节 蒙古人创建的超级帝国 / 106
第四章 欧亚帝国崩塌与“小世界”重组 / 121
**节 欧亚商业圈解体 / 121
第二节 伊斯兰空间的多样化 / 124
第三节 回归传统的中国明朝以及*大的中华帝国——清朝 / 131
第五章 萌芽于大西洋和森林地带的空间革命 / 137
**节 欧洲大西洋沿岸的活力 / 137
第二节 统一北方大森林地带的俄罗斯帝国 / 144
第六章 成为分水岭的大航海时代 / 148
**节 大西洋成为新的世界史引擎 / 148
第二节 推动世界步入海洋时代的葡萄牙 / 156
第三节 第四次空间革命与开拓大西洋 / 161
第四节 吞并美洲大陆的西班牙 / 170
第五节 构筑大西洋空间结构的荷兰 / 178
第六节 转型为首个海洋国家的英国 / 185
第七章 与大西洋空间密不可分的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 / 192
**节 甘蔗种植园与资本主义经济 / 192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第五次空间革命 / 199
第三节 环绕地球而动的道路 / 205
第四节 大西洋沿岸的国民国家 / 210
第八章 欧洲的膨胀 / 221
**节 英国与新的国际金融制度 / 221
第二节 海洋空间孕育的“大欧洲” / 226
第三节 “大欧洲”与亚洲各帝国的冲突 / 230
第四节 被纳入“大欧洲”的东亚 / 239
第五节 帝国主义时代与英德间的冲突 / 243
第六节 美国进军太平洋 / 249
第七节 被“大欧洲”吞并的非洲与大洋洲 / 257
第九章 全球一体化的世界 / 261
**节 **次世界大战与19世纪秩序的崩塌 / 261
第二节 令“大世界”分崩离析的全球恐慌 / 272
第三节 美国的经济霸权与冷战 / 282
第四节 跨国企业的普及与地球空间秩序的转换 / 289
第五节 第六次空间革命与多样化的世界 / 294
总 结 / 306
参考文献 / 309
节选
人类在大裂谷地区的进化以及迁向欧亚大陆、美洲大陆、大洋洲的“伟大旅程”是欧亚大陆世界史也即“小世界史”的起点。
紧接着,世界空间发生了多次变化,所囊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分别是:大河流域出现农耕、畜牧,形成了大农业空间(**次空间革命);帝国在西亚、地中海、南亚、东亚等区域崛起(第二次空间革命);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第三次空间革命)。本书的**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以干旱地带为核心的三大空间革命,作为“经济中心”的南方大河流域和作为“军事中心”的北方大草原是两大重点区域……
大河流域诞生大农业空间后,不懂耕作的牧民在空间周边发展起了商业网络。沙漠的骆驼、草原的马匹成为交通运输工具,形成了连接大农业用地与草原、沙漠的巨大空间。**次空间革命出现了城市与国家,创造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文明—— 以城市为中心的高级文化。在这场革命中,各部落联手的“引水造田”工程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
……
城市是一个管理中心,由灌溉所需的知识、技术、手艺人及人们的集体协作建立而成。当然,城市的普及与小麦种植的传播密不可分。目前发现的*古老城市是耶利哥城遗址,这座城市被护城河与3.6米高的城墙所环绕,位于*早种植小麦的约旦峡谷……不懂耕作的牧民利用马匹、骆驼和毛驴成为干旱地带的商贸力量。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使用单峰骆驼的北非与西亚、驯养双峰骆驼的中亚以及驾驭马匹的草原组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马具有强大的空间形成力。骑马技术的发展让马不再只是移动、负重的工具,还是一种能用来扩张空间的有力武器。因此,采用骑兵集群作战的游牧民族成为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空间革命”的旗手。
……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后期至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城市战争空前激烈,空间领域的统一不断地得到促进,各地的掌权者开始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法。为了顺应统治阶级的需求,这一时期涌现了各类学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诸子百家”,他们周游列国,畅谈治国之道。聚集于城市的学者作为新兴势力,各自成立学派,提出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学说思想。中国的学术具有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学术的主要目的也是用来服务国家,便于统治者统治人民。
在百家争鸣的各色学派中,儒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创立人孔子主张实现以家人间的爱为基础的“仁爱”。正如“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词所言,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族的延长线上就是国家乃至天下。除孔子外,崇尚兼爱这一无差别之爱的墨子、强调性善论的孟子、提出性恶论的荀子、讲究自然无为的老子、论述万物齐一的庄子也是当时的代表性人物。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其中儒家学说更是长期为中华帝国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撑。
……
第二次空间革命时期,西亚、地中海、印度半岛和中华世界都发生了区域性的空间革命,并分别形成了庞大的帝国。空间革命的核心人物有统摄西亚和地中海的大流士一世、亚历山大三世,地中海的奥古斯都、印度半岛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和中华世界的秦始皇。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次空间革命给各地带来的新秩序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风格。西亚是世界史上*早诞生帝国的地区。在该地区,农耕民与游牧民共存,并会进行日常贸易,这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欧亚大陆实属特殊。
在欧亚大陆各地展开的第二次空间革命基本上都是贫穷的游牧民族使用马与战车征服农耕社会的过程,因此大部分区域都建立了侧重军事的社会体系……
西部与北部的高山、沙漠、草原堵住了中华世界通往欧亚的出口,两者间的隔绝程度甚至比印度还要严重。另外,黄河每两到三年都会决堤泛滥,河水改道频繁,因此也切断了中华与海洋的连接,使中华帝国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内陆帝国。,中华世界的统治观念遵循了天命论,天帝代理人接受天命,以天子的身份统治天下。在有限的空间内,统治阶级围绕至高无上的霸权地位展开长期战争,战争的胜利者*终执掌整个帝国。中华世界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模式推动着历史前进。基于独特意识形态的战争延绵不断,赢得战争、成为霸者的开朝皇帝在中华被视为神一般的存在,天下乃其囊中私产。王朝的更迭被赋予了天命转移的观念,一个又一个相似的王朝周而复始地运转下去。中华世界的政治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循环往复地追求至上权力。
……
公元7世纪至14世纪,是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相继创建大型帝国(欧亚帝国)的时代。在这些大帝国崛起的背景中,发生了以“大撤离(Exodus)”为形式的第三次空间革命。在极限之地挣扎的部族强烈希望摆脱贫瘠的游牧生活,这种意志驱使他们发起了一连串空间革命。在第三次空间革命中,阿拉伯人、突厥人以军事征服与迁移实现了部族的大撤离,另外,一部分蒙古人也移居至欧亚各地。骑马游牧民结合强大的军队(使用马与单峰骆驼作战)与商人提供的信息,制定了欧亚规模的空间秩序(欧亚帝国)。当时游牧民崛起的关键因素是农业帝国拜占庭、萨珊王朝与中华世界宋朝的衰落。他们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创建帝国,*终诞生了蒙古人横跨欧亚的超级帝国
……
继马之后,小到可以放入网球场的帆船和勇往直前的水手成为了“空间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始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把世界史的舞台从欧亚空间扩展至占七成地表面积的大洋,连接三大洋、五大洲的崭新时代(“第四次空间革命”)由此拉开帷幕。大航海时代孕育的海洋物流,远远凌驾于以欧亚干旱地带为中心的陆地物流,令世界格局发生了大规模的变换重组。
世界观的转换是不言而喻的,物资运输原本依靠家畜,而现在则不得不依赖风向、洋流等海洋自然现象。此外还必须制定契合海洋这一特殊空间的新秩序。人们在海洋空间开辟航线,把物流中心从欧亚、北非的干旱地带(以沙漠为中心的“陆地之海”)转移至海洋,由此进入了欧洲跃进时代。“欧洲时代”的**次来临正是出现在大航海时代后。
坚信大西洋是亚洲之海的哥伦布迅速准备了包括旗舰圣玛利亚号(排水量127吨)在内的三艘舰船,招募了90名水手(另一种说法是120人),然后带领舰队从西班牙南部的帕罗斯小渔港起锚出海。他们在加纳利群岛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用以等待合适的风向,接着便顺着季风驶向对岸的亚洲。而引导哥伦布进行航海的不过是一张基于想象的航海图,毫不夸张地说,哥伦布是凭借先人的幻想航行于海面之上。但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哥伦布在漂泊30多天后,抵达了位于加勒比海外缘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他在登岛首日把小岛改名为“圣萨尔瓦多岛”(意为神圣的救世主)。正如岛名所言,这次航行宛如受到神明祝福般顺利。
作者简介
宫崎正胜,日本人气历史作家。
194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曾担任筑波大学附属高中世界史教师、
筑波大学教师,后成为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1975年至1987年担任NHK高校讲座“世界史”科目讲师。2007年退职,现为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委员。著有《日本传说》《航海图的世界史》《中东与伊斯兰世界图解》《快读世界史》《图解世界近现代史》《海上世界史》等书籍。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0¥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朱元璋传
¥14.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