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石如篆书/历代经典碑帖临写与鉴赏

包邮邓石如篆书/历代经典碑帖临写与鉴赏

1星价 ¥8.9 (7.2折)
2星价¥8.9 定价¥12.4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3060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0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69306033 ; 978-7-5693-0603-3

本书特色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他的书法以篆隶*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内容简介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他的书法以篆隶*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本书是董建平主编的《邓石如篆书(西安书学院书法专用教材)》。

目录

总序(董建平)一、毛笔及碑帖的选择(一)毛笔的选择(二)如何选帖与临帖二、用笔的基本原则三、邓石如的篆书艺术四、篆书的基本笔画和笔法(一)直画1.横2.竖(二)弧画1.长弧2.下弯弧3.上弯弧4.半圆对接5.弧画变化——S形6.弧画变化——反S形7.弧画变化——逆向折五、篆书的笔顺(一)先横后竖(二)先上后下(三)先左后右(四)先中间后两边(五)先外后内六、篆书的偏旁部首七、篆书的结构(一)左右对称(二)均匀布白(三)疏密变化(四)左右结构(五)上下结构八、邓石如篆书作品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