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拍之前:故事板的艺术:插图版

开拍之前:故事板的艺术:插图版

1星价 ¥21.3 (3.8折)
2星价¥20.7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253018
  • 装帧:70g书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4,206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50253018 ; 978-7-5502-5301-8

本书特色

带着蓝图拍电影系统介绍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故事板流程和基础知识做好庞大的前期制作规划才能避免糟糕的后期制作本书系统介绍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故事板流程和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绘制故事板的关键要素。对国内读者而言,本书的意义在于展示了一种制作商业电影的有效模式。面对国内电影市场繁荣表面下不知节制的投资、缺乏规划的统筹,这些经验十分值得借鉴。 ◎全面系统地介绍故事板流程和绘制技术,帮助制片人更合理地制订预算、拍摄团队更好地拟定计划和沟通交流。 ◎超过150幅精选自《战舰波将金号》《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超人归来》等经典影片的场景草图和故事板例图,以及大量说明图和示意图,展示故事板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和重要技法。 ◎精心设计的同步练习方案,让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敢于尝试制作故事板。 给所有想在开拍之前描绘出作品样貌的电影人提供了一整筐宝贵的建议。 ——VIDEOMAKER MAGAZINE, 美国权威视频制作杂志我看艺术创作,天才不可恃,所谓“七分人事,三分天也”。每当看到成功艺术品或一出好看电影,在欣赏艺术趣味之余,亦应了解成功背后之人事操作,一位影像强烈的导演,更能透过故事板牢牢控制住整部戏的风格脉络,看似纸上谈兵,实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李仁港,导演 电影导演手里的故事板像什么? 它就像建筑师的图纸,旅行家的地图,军事家的作战图。——金依萌,导演

内容简介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发展出一套与观众交流的语汇。然而观众是否知道电影的视听并非都来自真实,而是源于电影人的设计与安排?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引导读者从三方面触摸电影媒介的独特性:电影通过怎样的形式设计构建银幕世界;观众如何理解电影并与之互动;电影如何将艺术性与商业性融于一体。 本书第1版面世于1997年,历经数次修订,*终成为一本全面、细致解读电影魅力的实用教材。作者运用大量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着重阐释摄影、美术、表演、剪辑、声音设计、叙事等电影结构元素,并将自己的电影美学见解、电影史素养贯穿其间。第6版新增了视觉特效及其在电影史上的应用,扩充了电影理论尤其是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更新了对数字技术的讨论。同时,本书还结合数百幅经由电影底片放大的精美图片、涵盖各类型的经典片例,以及对重要影人创作生涯的评述,帮助读者探寻电影的秘密。

目录

序 带着蓝图拍电影 金依萌 译者序 梁明 前 言 图例索引 **章 电影故事板概述 第二章 电影故事板画师是创作团队的一员 第三章 电影故事板画师与故事板 3.1 导演的视角 第四章 电影故事板的基本要素与绘制原则 4.1 三分法 4.2 前景、中景和背景 4.3 提高绘画技巧 4.4 拍摄角度 4.5 构建电影故事板 4.6 经典电影示例 第五章 利用透视增加真实感 5.1 透视 5.2 经典电影示例 第六章 设计、构图与色彩 6.1 动态人物绘画 6.2 人体比例 6.3 光与影 6.4 色彩的重要性 6.5 黑与白 6.6 设计与构图 第七章 电影故事板中的动作说明 第八章 光源和景深 8.1 光源 8.2 景深 8.3 经典电影示例 第九章 镜头、镜头的动态以及它们在电影故事板中的功能 9.1 蒙太奇 9.2 剪辑 9.3 动态设计 第十章 动态故事板:运动控制的未来 10.1 制定镜头拍摄顺序 10.2 剪辑 10.3 特技效果 10.4 真实世界的动态故事板 重要词汇 延伸阅读 出版后记 提前为现场拍摄扫清障碍
展开全部

节选

  《电影的秘密》探讨的重点是叙事电影,尤其侧重虚构的叙事电影,因为它是*普遍且*具说服力的,不仅观众群*为广泛,而且可以指代大多数人谈论“电影”时所表达的内容。文中灰底部分的文字为延伸阅读,它将对章节的讨论重点细分为更加具体的领域,并附有对重要影人的扼要概述,作为影片示例的补充。读者通过这些延伸阅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影。每一章的末尾都会附上推荐阅读清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探究。     第六版新增内容  每进行一次修订,我会着力扩充现有标题下的内容,增加新的标题,并且更新影片案例和每章的内容。第六版进行了如下改变:  新增示例和插图,阐释基本的概念、术语、电影风格和导演,同时增加多部世界电影和经典老片的案例分析;  增加对于导演多萝西?阿斯纳(Dorothy Arzner)、小津安二郎、谢尔盖?爱森斯坦、声音设计师本?伯特(Ben Burtt)以及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拍摄传统的讨论;  从纪录片拍摄和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两个角度审视“9?11”事件并进行讨论;  增加对《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中的美术设计和《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中奇幻元素的案例分析;  新增探讨视觉特效及其于电影史作用的章节;  缩短电影评论的篇幅,增加电影理论特别是有关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内容;  如之前所有修订版一样,对电影制作中*新的数字技术进行了更新。     本书结构  《电影的秘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媒介的电影。全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电影如何表达意义?观众如何理解这些意义?电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其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两面的?  很多指导电影学习的入门书籍往往会侧重**个问题,而对后两个问题采取简化或者忽略的态度。本书的一大亮点则是将目光集中在观众如何理解和解读电影的种种元素,以及电影作为全球性商业和艺术的二重角色。为了全面理解电影作为媒介的本质,读者需要了解电影人运用电影的工具创造了什么,观众如何对这些工具所创造的作品进行反应,以及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如何紧密相连。诚然,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种商业形式。这两个领域无法互相割裂,因为它们彼此互为映射、互为前提。  这三个核心问题也概括了电影的本质特征。**个问题,即电影如何表达意义,涵盖了电影人做什么和怎么做。电影制作手法通常包括摄影、美术设计、演员表演、剪辑、声音设计以及叙事结构,其中每个元素都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构成。通过支配这些手段,导演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当然,仅仅考察电影人如何匠心独运创造意义难免有些狭隘。我们同样需要了解观众如何感受一部电影—没有观众,电影的意义便不复存在。电影作为媒介,依赖于电影人和观看者之间的契约而生效。这两者共同创造了电影体验。  因此,第二个核心问题,即观众如何理解电影,涵盖了观众的观影行为等问题。观众如何解读电影人创造的视听语言?电影人如何在其作品中对观众就某些特定的故事和视听语言的反馈做出预期?是什么因素使电影在诞生之际就可以被观众理解?电影人又是如何调动观众理解和解读银幕所呈现的画面和音效的能力的?  观众之所以能够对一部电影做出回应并试图理解,是因为他们能够将自己现实生活中视觉化、个人化及社会化的经验和对于电影的传统和风格的了解注入观影体验中。接下来的章节会着力从这两方面展开:观众如何将真实体验投射到银幕之上,以及他们如何把握电影这种特殊媒介的符码(code)和风格。事实上,这种观影行为的双重内涵来源于电影媒介的二元性:既能记录,又能转换肉眼可见的现实。两者从根本上阐释了电影的职责和手段。因此,本书将对这些方面进行特别关照。  第三个问题,即电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其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两面的,它触及了电影媒介既能作为一种商业运营模式,又能作为艺术表达载体的特性。仅将电影等同于艺术的主张失之合理、失之全面,而且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电影媒介的一些本质特征—自电影滥觞以来显著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不可分割—会被忽略。当前,电影人所面对的电影媒介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进而影响着电影的生产种类。再者,商业电影制作也是全球传播产业的一个部分,这种全球化的势态会对电影内容和风格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让多元化的事实愈发显著,因为电影人本身就代表了各种不同的国家、文化以及风格。虽然艺术与商业、文化多元性与同质化的问题复杂多变,但是任何关于此媒介的详尽讨论都不应该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     关于插图  本书选用的插图均为单格底片放大翻制的照片,从而确保在案例分析中出现的电影截图和观众观看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保持一致。将单格底片放大翻制和其他仅运用电影剧照的教科书相比,强化了教学功能。电影剧照通常由摄影师在影片摄制现场拍摄,而且这些剧照只能贴近影片实际采用的镜头和构图。然而只有放大翻制的单格底片才能彻底还原这些镜头和构图,因此我用了很多时间将这些场景以*佳状态呈现出来。本书所有插图的来源都将在文字中予以说明。     鸣 谢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以下人员,感谢他们为本版修订和之前其他版本提供的大力帮助。Kevin Davis、Linda Montgomery、Donald Larsson、Richard Terrill、Blake Wood、PaulHelford、Joe Opiela、Karon Bowers、Terry Geeskin、Edd Sewell、Gerry Scheeler、CarlPlantinga、Richard Dilard、Eric Poe Miller、Grant Corley、Bob Denton、Teresa Darvalics、Marjorie Payne、Myrna Breskin、Marty Tenney和Molly Taylor。同时,我也要感谢利里克影院(Lyric Theater)的执行总监Susan Mattingly允许我拍摄这一历史古迹的照片。PhilipCho则设计了第8章中的视效绘图和表格。  我衷心向以下参与*新修订版审阅的人员表示感谢:  Nancy Anderson,因佛山社区学院(Inver Hills Community College)  Daniel Linton,孟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Memphis)  Robert Matorin,米德尔塞克斯社区学院(Middlesex Community College)  Helen Robbins,里昂大学(Lyons University)  ……

作者简介

斯蒂芬·普林斯(Stephen Prince),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荣誉教授,从事电影史教学20余年。担任电影学术期刊《投影》(Projections)主编,曾任《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书评编辑11年。研究兴趣为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著作涉及好莱坞电影史、电影的暴力美学、黑泽明作品分析等领域,著有《电影数字特效》《恐怖主义时代的美国电影》《经典电影暴力》《武者的影迹:黑泽明电影》《类型电影读本》等。普林斯还为知名DVD发行商CC的大师经典收藏版(如黑泽明、萨姆·佩金帕)做配音评论解说。 王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研究方向硕士,电影策展人。文章曾收录于论文集《拍摄每一天:21 世纪中国的独立纪录片》(Filming the Everyday: Independent Documentaries in Twenty-First-Century China)以及《电影研究》等学术期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