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通行能力提升的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优化管理方法

基于通行能力提升的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优化管理方法

1星价 ¥39.4 (8.2折)
2星价¥39.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4794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0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02479466 ; 978-7-5024-7946-6

内容简介

  《基于通行能力提升的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优化管理方法》采用我国快速路实际交通流数据,从机理分析、理论研究、案例应用这三个层面出发,探索研究了快速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后路段通行能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公交专用道的间歇式优化管理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城市快速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交通管理者则可以根据公交专用道上的剩余通行能力来调整进入公交专用道的普通车流量,以保证公交专用道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为快速路公交专用道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基于通行能力提升的快速路公交专用道优化管理方法》可供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政府交通管理和规划部门及相关科研设计单位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公交专用道研究概况
1.3.2 通行能力研究概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快速路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分析
2.1 交通流数据采集方法对比
2.2 本书的交通流数据采集方法
2.3 调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3.1 调查地点
2.3.2 调查时间
2.3.3 仪器设置
2.4 调查数据清洗
2.4.1 基于车辆分型的数据清洗
2.4.2 基于统计差异性的数据清洗
2.5 调查数据分析
2.5.1 流量的车道分布不均匀性分析
2.5.2 速度的离散差异性分析
2.5.3 密度-流量的车道分布平衡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快速路车辆跟驰模型研究
3.1 车辆跟驰模型构建
3.2 快速路车辆跟驰数据特性分析
3.2.1 交通流状态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研究
3.2.2 车辆跟驰行为的时间延迟性研究
3.2.3 车辆跟驰行为的车头间距需求分析
3.2.4 车辆跟驰行为的速度差异性分析
3.3 车辆跟驰模型的参数标定
3.4 不同车辆跟驰模型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快速路车辆换道模型研究
4.1 车辆换道模型构建
4.2 快速路车辆换道数据特性分析
4.2.1 车辆换道选择的偏好性分析
4.2.2 车辆换道的可接受间隙分析
4.3 快速路车辆换道模型标定
4.4 本章小结

5 公交专用道间歇式优化管理对通行能力影响的理论研究
5.1 公交专用道研究动机的理论分析
5.2 公交专用道间歇式优化管理的交通条件分析
5.3 公交专用道间歇式优化管理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CTM的快速路通行能力仿真分析
6.1 仿真过程分析
6.2 交通流仿真规则
6.2.1 跟驰规则
6.2.2 随机波动规则
6.2.3 换道规则
6.3 交通流仿真模型验证与效果分析
6.3.1 交通流仿真模型验证
6.3.2 交通流仿真模型的仿真效果分析
6.4 快速路通行能力模拟分析
6.5 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模拟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快速路公交专用道间歇式优化管理实例分析
7.1 研究地点选择
7.2 道路通行能力现状
7.2.1 路段流量的车道分布差异性分析
7.2.2 路段车速的车道分布差异性分析
7.2.3 路段通行能力现状
7.3 公交专用道对路段其他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7.4 公交专用道间歇式管理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7.5 公交专用道间歇式优化管理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车辆产生仿真代码
附录B 车辆换道仿真代码
附录C 车辆跟驰仿真代码
附录D 车道车辆更新仿真代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沈金星,男,博士,讲师,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一作5篇,EI一作6篇;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