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达岭长城传说:池尚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包邮八达岭长城传说:池尚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36.6 (7.6折) ?
1星价 ¥36.6
2星价¥36.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597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13059732 ; 978-7-5130-5973-2

本书特色

真实记录,了解非遗 以传承人为图书内容主线、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进行呈现,不仅展现“非遗”项目中实践技艺的劳动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将传承主体所赋予“非遗”技艺的生命亲历、温润随心的情感体验以及宏达的文化与细腻的个人价值相互交融的人生体会赋予其中,使读者了解到“非遗”不只是技艺形式更是深刻的文化与人生体验,将“非遗”的魅力灵动地展示出来。

内容简介

八达岭长城传说是北京地区传统民间传说之一,它植根于民间,方言特点突出,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和传奇色彩,是中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6月7日,八达岭长城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池尚明,“八达岭长城传说”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民间研究会会员。十八岁开始搜集整理八达岭长城传说故事,师从孟广臣等前辈,系统掌握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方针和原则。池尚明从事八达岭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三十余年,搜集整理了200多篇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在《民间文学》等杂志发表,被多部民间故事集选用。池尚明搜集长城传说,注重实地走访和原始材料,搜集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整理故事严谨、规范,较好地保留了故事传说的原貌。1983年,为完成《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北京卷的工作,池尚明自发组织张泉、张振发、刘永臣等民间文学爱好者深入到八达岭长城沿线村庄采风,并指导他们科学规范地整理故事,使他们成为长城传说搜集整理的主力。在当时,池尚明搜集整理的八达岭传说故事有100多篇,数量多,质量高,得到了业内认可。《延庆文学六十年》一书中评价池尚明:在搜集整理八达岭传说故事,完成三套集成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搜集的《孟姜女和很早的一段长城》被专家称之为“延庆版孟姜女传说专享的”,在“八达岭长城传说群中,独具特点”。池尚明作为“八达岭长城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一方面从未间断八达岭传说的采风搜集,一方面进行八达岭传说的普及与宣传。他在永宁学校校报开辟专栏,传播八达岭传说;为乡镇文化员及社会团体举办故事宣讲和理论讲座200余场。池尚明还积极参加北京市和区县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进行八达岭传说故事的讲述和展示,尽其所能地弘扬和传承长城文化。

目录

家族渊源 一生影响
家乡的河北梆子
会说书的舅舅
长辈们的讲述
求学之路 结识师友
读书“有用”论
文化馆的小册子
长城“采风团”
冯老师和孟老师
寻宝多年 不忘初心
2009,再次出发
长城根儿下的守护人
我的传承谱系
搜集故事 且学且行
跋山涉水寻故事
身边得来的小故事
且学且思 经验心得
搜集民间故事的技巧
整理民间故事的技巧
去伪存真的原则
多地流传的特点
尚待完善的理论研究
传承责任 笃志不移
认定为八达岭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代表性传承人之后的社会活动
对八达岭长城传说未来的展望
附录
附录一池尚明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受市文化局的委托,拟订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规划和措施;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的相关工作;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承担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