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516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208151659 ; 978-7-208-15165-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协约国没把中国对德宣战当回事,但华工如同士兵一样必不可少。 ——《纽约时报》 华工在欧洲战场上为中国赢得荣耀。 ——穆雷(一战华工) 华工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 ——《中国留学生月报》 本书对一战历史、国际移民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研究的推进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将使徐国琦置身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史领域一流学者的行列。 ——入江昭(Akira Iriye,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通过描述一战华工这一不为人知的小人物群体的历史活动来反思一战的“大历史”,无论怎么看,都不失为当代国际史学界一部“以小见大”的优秀史学专著。 ——马建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翔实可靠的史料,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洲、参与一战的史实。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他们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战场一线。他们从事的工作很艰苦、很繁重,但完成得、很具热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华工们的工作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的防线,为协约国的很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参战和加入战后巴黎和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

新版序1

中文版序1

导论1


**章大战与大危机:中、英、法与“以工代兵”计划10

中国的危机10

法国的回应16

英国终于转向中国23

新世界中的新中国:中国政府之看得见的手31


第二章英法招工与华工赴欧的奥德赛之旅37

招工合同:责任与推诿37

在华招工:竞争与摩擦41

人数与工种47

开启奥德赛之旅51


第三章被掩盖的历史:隐秘的加拿大之旅55

运输与旅途56

危险的赴法之旅60

对加拿大运输计划的保密63

加拿大人对华工的歧视72


第四章工作80

工作环境和管理81

华工的工作87

牺牲和英雄行为94

战争的余波102


第五章待遇与认知104

认知105

沟通问题110

以惩罚为纪律115

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区别121

停战和回国124


第六章在陌生的世界里: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128

服装、外貌和心情129

生活经历137

娱乐、两性与浪漫148


第七章美国士兵与中国劳工156

美国呼唤支援,于是中国人来了156

美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麻烦160

缺少称职官员,缺乏妥善管理166

美国人与华工之间的问题172


第八章基督教青年会与华工177

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178

基督教青年会提供的帮助180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人员及华工服务187

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内容191


第九章寓教于学:学生亦师,师亦学生203

老师亦学生204

华工亦老师213

五四运动中的师生联合218第十章文明的交融226

华工与中国国家认同的转变226

华工与国际新秩序233

华工的收获与文明的交融240


结语246


附录一惠民公司与法国政府的合同250

附录二英国招工合同255

参考文献257

鸣谢277

索引28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国琦,香港大学嘉里集团基金讲座教授 (全球化历史),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系国际学术界中国国际化历史的学者。其在哈佛、牛津、剑桥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的主要英文著作有 Asia and the Great War: A shared History (《亚洲与**次世界大战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7),China and the Great War (《中国与**次世界大战》,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Olympic Dreams: China and the sport, 1895-2008 (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Strangers on the Western Front: Chinese Workers in the Great War (《一战中的华工》,哈佛大学出版社,2011), 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 (《中国人与美国人:一个共有的历史》, 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等。目前正为哈佛大学出版社撰写 “Idea of China” 一书。 中文著作包括其个人回忆录《边缘人偶记》和《为文明出征:**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华工的故事》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