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9928013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69928013 ; 978-7-5699-2801-3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由黄山市档案局(馆)主编。☆作者将长期从事徽州文化调查研究的积累贯穿在全书的写作中,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并配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历史图片资料,是一本研究徽州契约文化的普及性精品读物。☆近些年,随着大量文献资料的出版,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徽州文化获得了学术文化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契约文本意义在于即时性地反映社会现实,生动体现了民间水平性社会关系。
内容简介
徽州(古称新都郡、新安郡、歙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徽州,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如众所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徽州文书相继面世,被认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之后新资料的第五大发现。徽州文书新资料的发现并由此带来徽学新学科的产生乃至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构成20世纪我国学术发展重要方面之一。 徽州文书不仅价值高,而且数量大,种类多,散件与簿册兼备,各代文书齐全,个案文书典型,归户文书完整,为不少学科的研究和专题考察提供了宝贵资料。特别是一些文书档案所保存的珍贵的原始资料,并不见于其他任何记载,这就为研究中的新发现提供了可能。遗存至今的百余万件徽州文书档案,堪称徽州宗族研究的另一大资料宝库。自徽州文书发现以来,利用和研究徽州文书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看,一是20世纪50-80年代,学术界侧重于利用土地、经营、人身等各种契约文书以及相关租簿、账簿、置产簿等簿册文书,从事土地关系、租佃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研究。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徽州文书不断整理公布,举凡交易文契、合同文约、承继分书、产业簿册、私家账簿、官府册籍、政令公文、诉讼文案、会簿会书、乡规民约、日用类书、民俗歌谣、村落文书、尺牍书札等广泛进入国内外学者的视野。徽州文书作为丰富的新资料,奠定了徽学这一新兴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但历史学界高度重视这一新资料,也引起法学、人类学、社会史、经济史、文献学等学科学者的极大关注,学术界利用徽州文书从事研究的领域日益拓展,在理论方法、地域探讨、专题探究、资料发掘、文本解读、话语构建、问题意识、田野调查等方面给予其深厚的学术情感和学术关怀,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毋庸置疑,作为中国民间文书的典型代表,徽州文书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史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 在丰富的徽州文书中,以契约文书为大宗。契约文书,是指由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证明某种约定而共同缔结的书证。历史时期,“官有律令,民从私约”的传统由来已久,契约文书的行用源远流长。遗存的徽州契约类型多样,诸如买卖契、典(当)契、租(佃)契、对换契、批契、便契、补契、退契、认契、顶契、揽契、卖身契、金兰契、借契、找添契等不一而足,各种合同(或称“合同文约”、“合文”、“文约”、“合约”、“合墨”、“议墨”、“议约”、“议合”、“禁墨”)等所在多见,反映契约关系广泛而深入地渗透于传统徽州基层社会。契约文书是民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字资料,多系为保存信息以备稽查的书证,在法律上实具证据之效用,属于一手的原始资料。
目录
作者简介
刘道胜,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徽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独著和合著《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徽州方志研究》等多种;在《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5.4¥49.8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1.0¥76.0 -
资治通鉴
¥12.2¥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4.2¥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23.3¥48.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1.2¥32.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10.8¥28.0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6.4¥39.9 -
世界简史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