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绘中国经典名著:包公断案

包邮彩绘中国经典名著:包公断案

¥15.0 (5.4折) ?
1星价 ¥15.0
2星价¥15.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7057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6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59705730 ; 978-7-5597-0573-0

本书特色

包拯是北宋人,28岁考取进士,步入仕途。曾当过知县、州官、府尹,出使过契丹,还在财政、监察部门担任要职,官至宰辅。包拯为官大公无私,清正廉明,断案如神,体恤民众,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安遇时编撰的《包公断案/彩绘中国经典名著》精选了包公一生中富有重大意义、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断案故事,体现了包公智慧过人、谋略超群的鲜明个性,以及爱民如子、不畏权贵的高尚品德。

内容简介

  《包公断案/彩绘中国经典名著》是“彩绘中国经典名著”系列中的一册,选取了17个和包公有关的精彩故事,比如“鸟唤孤客”、“辩印识凶手”、“判伞”、“分审刁船户”、“巧除恶霸”、“公审石碑”、“血衫叫街”等,保留了原小说的精华,用浅显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绘画,向读者讲述精彩有趣的故事。

目录

鸟唤孤客
私宰耕牛
老马识途
恶妇杀子
水塘沉尸
辨印识凶手
判伞
卢秀才瞒刀
乌龟报案
分审刁船户
顺藤摸瓜
孩童问案
巧除恶霸
公审石碑
血衫叫街
哑子献棒
栽赃
插画背后的故事
展开全部

节选

  《包公断案/彩绘中国经典名著》:  江阴有一个商人,姓谢名思泉,离家在巴州做布匹生意。这天,他把所有的布都卖完了,打算回江阴。由于归家心切,他收拾完包袱就立即上路了,走的是一条相对便捷但很偏僻的路。  这条到江阴的路必经一片苦株地,那苦株地路途崎岖,人烟十分稀少。谢思泉走到这个地方时,见周围连鸡狗的叫声都听不到,心里有些不安。他加快步子,疾步闷头走路,想快点离开这里。也许是太心急反而出错,走着走着,他迷路了。  “这荒郊野外的,被困在这里就麻烦了。”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四处张望,希望能看到人问路。望着望着,好像真看到远处有两个身影。  谢思泉急忙朝那两个身影的方向走去,由远及近,渐渐看清那是两个在砍柴的樵夫。“这下好了,有人问路就能走出去了。”他心里很高兴。  谢思泉不知道自己遇上的可不是普通的樵夫。这两人是一对兄弟,姓谭,哥哥叫贵一,弟弟叫贵二,他们住在山坳里,看似以砍柴为生,实则趁着山中人少,时常谋害孤身赶路的人。  谢思泉走到他们跟前,只当他们是淳朴的山里人,客客气气地问道:“大哥,请问从这里到江阴有多远?”贵一放下手中的斧头,看了他一眼,答道:“走三天就到了。”贵二听到两人说话,走过来问道:“客官从哪里来?”谢思泉笑着回答道:“小弟从巴州卖完布回家,在这里迷了路,望二位大哥指引。”两兄弟暗暗互相使了个眼色,表面上不动声色地指着山坳间的一条僻静小路,笑着说道:“从那条小路可以去。”  谢思泉没有犹疑,谢过兄弟二人就往那条小路去了。可是那路越走越难走,越走越偏,崇山峻岭拦路,难以前行,他只好停下来再找人问路。  其实那条路根本就不是到江阴的路。谭姓兄弟看到谢思泉孤身一人背着包袱来问路,又听他说刚卖完布准备回家,估摸他做了买卖身上有银子,便动了歪心。两人不敢立下杀手,决定先试探看看这人好不好对付。  他们故意给谢思泉指了条错路,看他是否上当。结果谢思泉毫不怀疑,马上就相信了。两人一合计,这布商这么文弱老实,杀了他并把他的银子占为己有易如反掌,而且此处向来人迹罕至,杀人之事神不知鬼不觉,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用劫来的银子。起了邪念的两人立刻提着刀悄悄地赶上谢恩泉,跟在他的身后。  谢思泉着急赶路,辞别两兄弟后就大步往前走,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谁知他刚停下脚步准备再找人问路时,脑袋就被人重重地砍了一刀。鲜血从他的脑袋里汩汩地流了出来,他的整个身子随即倒在了地上。  贵一和贵二见他已无力反抗,收起斧头一边擦净斧头上的血,一边等他断气。没过多久,谢思泉因为失血过多死了。贵一和贵二迅速从他身上搜出所有的银两揣到自己的身上,然后把尸体抬到路边,用土把血迹和尸体掩埋了起来。  一晃半年过去了,谢思泉的家人苦寻他不得,不知道他已经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山坳中,而贵一和贵二这两个杀人凶手却在山里逍遥法外。  一天,包公出巡巴州,经过这片苦株地。一行人马才进苦株地没多久,忽然空中刮起一阵大风,马儿嘶鸣着不肯往前走。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