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2666260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8页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42666260 ; 978-7-5426-6626-0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阐释人类如何认识过去并与过去对话的首部历史学(历史认识学)划时代著作。作者从“历史”概念入手,探究了“历史”这个概念中所蕴含的历史认识与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类是如何对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进行认识的,并针对日本历史认识的相关特征进行了阐释。
目录
第二章 人类是如何认识历史时间的
第三章 人类是如何认识历史空间的
第四章 历史叙述的规范与认识
第五章 关于历史学中既成认识的再认识
第六章 历史学中“解释”的构造
第七章 日本的历史认识之特征
后记
节选
从历史理论的角度看人类的纪年意识(节选)
一、 东亚国家为何不使用佛教纪年?
对“年”的认识,决不是一种仅仅将表示顺序的数字排列在一起的单纯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内容和历史内容的、人类的知,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
1582年,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1572~1585年在位)颁布了关于改革历法的诏书。如果对应一下当时东亚各国的年份,就可以发现:中国正值万历十年(壬午),朝鲜与中国共用一个年号,日本正值天正十年(壬午),越南正值光兴五年(壬午)。这种以“年号+干支”的组合进行标示的纪年方法,在东亚地区已经使用了近两千年。
通行于欧洲世界的通连纪年法是基督纪年,通行于伊斯兰世界的通连纪年法是希吉拉纪年。由此看来,迄今为止似乎每个文化圈都曾广泛地使用过某个以宗教为基础而形成的纪年方法。在东亚各国普遍盛行的宗教是佛教,以佛教为基础而形成的通连纪年法是佛教纪年,然而东亚各国却并没有采用这种纪年方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公元前后开始传入中国,自后汉末年起,历经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终于在中国扎下了根;到7世纪前后,又被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恰如诞生于中东地区的基督教后却在欧洲扎下了根,佛教成了盛行于东亚文化圈的宗教,有一段时期甚至还被东亚各国奉为国教。“佛教纪年”是一种现实存在,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甚至一直使用到现在,然而东亚各国却从未使用过。另外,天文学和历法是实行纪年的基础,而东亚地区的天文学和历法不可谓不发达。自公元前起,中国就是当时天文学和历法发达的国家之一。
如此一来,笔者在本文开头的设问——“东亚国家为何不使用佛教纪年?”就可以转化为这样一个问题——“东亚地区何以在如此长时间内使用一种在众多方面都与其他文化圈不同的、由年号和干支所组成的纪年方法?”
本节将要专门讨论关于“年”的认识问题。我们将在与欧洲的基督纪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以日本为中心、从历史的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一下东亚世界为何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使用这种由年号和干支组成的纪年方法这一问题。
在“一朝一号”成为定制以后的近代日本社会,年号与天皇制度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在研究日本年号问题的时候主要感兴趣的内容。然而,我们在本节中将主要通过考察东亚各国纪年方法的变迁,探讨一下人们对“年”的认识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认知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讨论一下“所谓历史认识(或曰历史意识)是什么?”这一问题。
在进入本主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梳理一下诸如“纪年法”、“东亚”、“年号”、“干支”、“东亚地区的通连纪年法”等概念。
二、 纪年法
所谓纪年法,一般都被定义为“计量时间的方法体系”,其中又分为两大类:天文(科学)纪年法和历史纪年法。本节将要讨论的是历史纪年法,并将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年代的方法体系”这一点上,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历法。关于历法问题,已有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问世,可供参考。按理说,“确定一年的方法”与“如何分割已经确定下来的一年”,这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二者之间的这种明确区别,对于我们探讨纪年法的政治作用和历史作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即在本节中将要讨论的纪年法是特指“计算年代的方法体系,或曰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体系”;其次,我们还必须要明确另一点,即这种方法体系始终“伴随着作为计算年代的初年份的‘起始年’”。这是因为,为了“计算年代”,“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要能够确定某一年份在特定时间序列中的排序。譬如:纪年虽然麻烦一点,但是从理论上说起来,它能够将年代纳入某种特定的时间序列之中;另外,奥林匹亚德纪年也能够通过“第ⅹ届奥林匹克竞技会之后的第ⅹ年”的形式,将年代纳入其特定的时间序列之中。
如何设置这个“起始年”,这可是有关纪年法问题的争论焦点。具体而言,通连纪年法是“以某个年代为起始年、依次连续排定其后所有年代的顺序坐标,并以此将年代纳入特定的时间序列之中”,而与此相对的干支纪年则是一种循环纪年法。另外,干支纪年“以一种循环纪年的方式一直持续至今”,这可以说是东亚地区纪年方法的一大特点。
作者简介
佐藤正幸,日本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历史学家,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