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无盒)中国历代名家书法:行书(共八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82168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2-01-01
- 条形码:9787508216829 ; 978-7-5082-1682-9
本书特色
同系列购买链接:《中国历代名家书法·草书》全6册
★ 16开平装,金盾出版出版
★ 行书兼具楷书端庄、易识和草书流畅、快速、多变的优点,既富鉴赏价值,又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而深爱文人骚客青睐
★ 毛体书画家李松晨主编
★ 所收作品包括王羲之《神龙本兰亭序》、王献之《中秋帖》、欧阳询《行书千字文》、苏轼《赤壁赋》、米芾《蜀素帖》、文徵明《行书前赤壁赋》、董其昌《跋米芾蜀素贴》、郑板桥《书李商隐诗》等
友情提示:由于年代久远,书盒略旧,图书切口有黄斑,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也没有草书那样潦草。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在“篆、隶、楷、行、草”五类书体中,行书应用冣广。
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张怀瓘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既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帮谓之行书。在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实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另外,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还是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明代晚期限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中国历代名家书法》行书部分,选辑的是历代名家的行书名作,共八卷,一百九十七篇,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研习。但愿大家喜爱。
◎ **卷收入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唐太宗、李邕53篇
◎ 第二卷收入李邕、颜真卿、柳公权12篇
◎ 第三卷收入杜牧、杨凝式、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38篇
◎ 第四卷收入米芾、宋徵宗、宋高宗、李纲、岳飞、赵孟頫、鲜于枢26篇
◎ 第五卷收入鲜于枢、康里巎、祝允明、文徵明、唐寅16篇
◎ 第六卷收入唐寅、董其昌的6篇作品
◎ 第七卷收入董其昌、黄道周、王铎22篇
◎ 第八卷收入傅山、张瑞图、康熙、雍正、乾隆、郑板桥、何绍基、康有为24篇
节选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艺术教育
¥8.0¥26.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神圣的绿洲:1948
¥20.3¥58.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3.6¥35.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7.4¥13.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5¥35.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24.4¥58.0 -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13.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