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群众艺术史

阜阳群众艺术史

1星价 ¥34.8 (6.0折)
2星价¥34.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04241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65042416 ; 978-7-5650-4241-6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阜阳文化史系列丛书其中一本。阜阳民间艺术底蕴深厚,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是阜阳群众智慧的集中展示和阜阳文化魅力的集中体现。全书分别介绍了阜阳民间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剪纸、泥塑、陶瓷、年画等,书后附表格和图片资料,旨在通过对阜阳群众创造的艺术遗产的全面整理和发掘,使人们对阜阳群众艺术的内涵、沿革史、兴衰演变的社会背景等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展现阜阳群众艺术单纯、质朴的特质。

目录

**章 先秦 滥觞期的阜阳艺术
**节 夔及夔文化
第二节 乐舞
第三节 角抵戏与戏剧萌芽
第四节 故事
第五节 楚文化

第二章 秦汉 大一统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秦江山、楚文化
第二节 乐舞百戏
第三节 从百戏到杂技马戏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动乱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口技
第二节 从角抵到斗牛舞
第三节 从角抵戏到嬉戏

第四章 隋唐五代 封建盛世中的阜阳艺术
**节 旱船
第二节 舞剧
第三节 梨园传世
第四节 道情
第五节 佛道教音乐
第六节 灯会
第七节 剪纸陶瓷

第五章 宋辽金元 南北对峙中的阜阳艺术
**节 南北对峙中的阜阳文化
第二节 元杂剧
第三节 木偶(戏)
第四节 清音与清音戏
第五节 乐舞
第六节 快板评书三句半

第六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 封建晚期的阜阳艺术
**节 凤阳花鼓
第二节 花鼓戏
第三节 花鼓灯
第四节 高跷
第五节 梆剧(梆子戏)
第六节 几个小剧种
第七节 戏台、戏楼
第八节 曲艺

第七章 清后期 西学东渐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摄影术的传入(从欧洲传到阜阳的摄影术)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
第三节 西洋画的传入

第八章 民国 社会转型时期的阜阳艺术
**节 京剧
第二节 话剧
第三节 曲剧
第四节 舞台春秋
第五节 轶闻趣事与其他
第六节 抗日(战)时期的戏剧活动
第七节 戏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敬堂,摄影师,1934年出生,安徽省阜阳市人。1957年师范毕业;退休前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理事,阜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 1986年11月10日参加西安全国摄影美学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30多年来在各级摄影作品展和各类图书报刊发表数百幅摄影作品;1995年退休后致力于阜阳地区民间戏曲艺术研究,在《阜阳文史》《志鉴》等刊登研究文字20多万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