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29417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50629417 ; 978-7-5506-2941-7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通过历时性考察宋代太学制度的演变及其深刻内涵,有力揭示政治、科举等领域以及皇帝、臣僚、学官等群体对于太学的影响,详细阐述太学与文学关系中的重要命题,深入探究其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影响,从而对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研究做出具有成效的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历时性考察宋代太学制度的演变及其深刻内涵,有力揭示政治、科举等领域以及皇帝、臣僚、学官等群体对于太学的影响,详细阐述太学与文学关系中的重要命题,深入 探究其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影响,从而对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研究做出具有成效的探索。
目录
宋代文学视域下的太学制度研究
目录
**章宋代太学制度与文学视域的联结
**节选题旨趣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宋代太学与文学的联结
第二章宋前太学制度溯源
**节宋前太学制度沿革
第二节宋前太学对两宋太学的影响
第三章宋代太学制度演变
**节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二节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四章宋代太学重要制度述论
**节太学管理制度:学官、学生与教学管理
第二节太学升取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三舍取士
第五章太学与朋党之争
**节太学生参与党争
第二节群体心理动态图
第三节群体心态的转变历程
第四节士风衰败与群体蜕化
第六章皇帝、臣僚与学官:太学教育及其文学影响
**节崇儒兴学:皇帝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第二节左提右挈:臣僚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第三节师道明学:学官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第七章宋代太学的学风与文风
**节学风与文风的探究视角
第二节宋代太学的学风
第三节宋代太学的文风
第四节太学学风与文风对于时文创作的影响
第八章太学经历与文人影响论例
**节苏门四学士的庠学之教与其诗文创作
第二节太学生陈东之忠义爱国与其诗文创作参考文献附录宋代太学资料辑选
目录
**章宋代太学制度与文学视域的联结
**节选题旨趣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宋代太学与文学的联结
第二章宋前太学制度溯源
**节宋前太学制度沿革
第二节宋前太学对两宋太学的影响
第三章宋代太学制度演变
**节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二节南宋太学发展演变
第四章宋代太学重要制度述论
**节太学管理制度:学官、学生与教学管理
第二节太学升取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三舍取士
第五章太学与朋党之争
**节太学生参与党争
第二节群体心理动态图
第三节群体心态的转变历程
第四节士风衰败与群体蜕化
第六章皇帝、臣僚与学官:太学教育及其文学影响
**节崇儒兴学:皇帝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
第二节左提右挈:臣僚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第三节师道明学:学官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第七章宋代太学的学风与文风
**节学风与文风的探究视角
第二节宋代太学的学风
第三节宋代太学的文风
第四节太学学风与文风对于时文创作的影响
第八章太学经历与文人影响论例
**节苏门四学士的庠学之教与其诗文创作
第二节太学生陈东之忠义爱国与其诗文创作参考文献附录宋代太学资料辑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牛思仁,男,甘肃陇西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任教于浙江警察学院。主要从事唐宋制度史与文学关系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东京梦华录
¥20.2¥4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0¥30.0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5.9¥55.0 -
元曲三百首注评
¥10.6¥32.0 -
反经
¥16.4¥48.0 -
素书
¥7.5¥39.8 -
新书--名家精注精评本:柳永集
¥11.3¥38.0 -
人间词话—中华经典藏书
¥13.9¥38.0 -
园冶-中华雅文化经典
¥15.9¥49.8 -
名家视角丛书:汉魏六朝文精选(精装)
¥11.5¥39.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陶渊明集全译
¥16.6¥52.0 -
二刻拍案惊奇-精装典藏本
¥12.9¥39.8 -
诗经-先民的歌唱
¥14.5¥39.8 -
楚辞选译
¥6.3¥15.0 -
诗经选译
¥6.7¥19.0 -
了凡四训-中华经典藏书
¥9.7¥15.0 -
清代文言小说选译
¥7.9¥23.0 -
孙子兵法
¥18.3¥39.8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楚辞全译
¥16.6¥52.0 -
花间集-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13.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