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系列丛书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包邮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系列丛书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1星价 ¥18.1 (6.7折)
2星价¥18.1 定价¥27.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311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A5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19731175 ; 978-7-5197-3117-5

本书特色

  公共空间资源的有偿使用从之前的盘活政府资产、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资源利用的层面上升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高度,而实践中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中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协调市场化下有偿使用和提高民众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围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有偿使用商业化运营中如何解决利用公共空间的普惠性与可持续性的冲突、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及各方的利益冲突等问题,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公共空间资源的有偿使用从之前的盘活政府资产、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资源利用的层面上升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高度,而实践中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中仍然存在不能很好协调市场化下有偿使用和提高民众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法律问题研究》围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有偿使用商业化运营中如何解决利用公共空间的普惠性与可持续性的冲突、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及各方的利益冲突等问题,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录

**章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权利(力)的法律属性分析
**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法律属性
一、单一私法认识的不足
二、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公法上的公众用公物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权利(力)的公私法二元结构分析
一、私权意义上的城市空间所有权
二、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权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利用)权
第二章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实现模式及社会认同度
**节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基本模式
一、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的背景及进程概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的运行模式
三、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模式的完善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社会认同度分析
一、对城市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基本态度
二、城市公共停车位商业化运作问题分析
三、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商业化利用模式的情况分析
四、道路两侧流动摊贩商业化利用
五、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条件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节 符合公共性或公益目的原则
第二节 合法原则
第三节 比例原则
第四节 平等原则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权利(力)配置
**节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公法与私法调整结合机制
一、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公法与私法调整的现行立法
二、建立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公私法调整机制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权利配置与冲突解决
一、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中的权利(或权力)配置
二、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中权利冲突问题
三、解决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中的权利(权力)冲突的建议
第五章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主要情形与制度设置
**节 城市公共场地停车商业化运营
一、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范围界定及运营模式
二、公共场地停车由政府主导转向商业化利用的原因分析
三、公共场地停车商业化利用的社会环境
四、城市公共停车场商业化运营应遵循的原则及法律关系
五、公共场地停车商业化相关制度完善
第二节 城市公共绿地和广场商业化利用
一、城市公共绿地和广场的利用现状及商业化利用的利弊分析
二、城市公共绿地和广场商业化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商业化利用的限度及过度商业化引发的现实问题
四、城市公共绿地和广场商业化利用的规范现状及完善建议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摊贩利用
一、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流动摊贩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二、世界各国对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相关制度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摊贩利用合理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四、未来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机制的构建
第四节 城市公园的商业化经营
一、城市公园概论
二、我国城市公园管理的困境与问题
三、城市公园的商业化经营
四、城市公园商业化经营的过度化及其限制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的法律救济途径
**节 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法律救济体系分析
一、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利用中的侵权纠纷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法律救济暨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利用行政诉讼探究
一、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纠纷中的一般行政诉讼
二、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的行政公益诉讼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
一、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概述
二、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展望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吕来明,男,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民商法学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商法、电子商务法。主要学术兼职:国家“互联网 ”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电子商务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理事。担任普通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教材《商法学》副主编、《商法研究》丛刊主编。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 《现代法学》 《环球法律评论》 《法学杂志》《法律适用》《法制日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著有《商法学》《商事权利论》《商事法律责任》 《地产法新论》 《票据法基本制度评判》《票据法判例与制度研究》《票据法学》《流动商贩权利保护与治理机制》《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等著作。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作品奖、《法学研究》杂志百期优秀论文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