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631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80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108063175 ; 978-7-108-06317-5
本书特色
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伟大文学家都生活于唐宋时期。这是继先秦两汉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个经典时代。秉持“文以载道”的精神,他们的作品为唐宋之际兴起的士人阶层提供了一套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曲折反映了当时即将形成以及已经形成的新型社会秩序。 本书将唐宋文学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脉络里进行重估,也对很多具体问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见解。比如李白能够写出了简洁鲜活、明朗自然的诗句与他的异族身份密不可分,激昂旷达的盛唐诗风与武周革命彻底改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相较被简化的“唐诗宋词”,作者特别强调了古文与宋诗。它们使士人摆脱了出身门第的束缚,更加看重内自我的人格实现,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对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内容简介
以往,对唐宋文学的认识往往被简化为“唐诗宋词”,忽略了古文和宋诗的成就。吕正惠教授明确地把唐宋时期看作中华文明的第二个经典时代,因为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倡“文以载道”,把教育和思想传播的权力从门阀士族转移到践行圣人之道的有德者手中,对北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被唐诗和宋词“夹杀”的宋诗,并非是唐诗之后无足重轻的余绪,乃与唐诗并立,代表着中国诗的两种典型,它更着重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更能反映宋代文化的全貌,相对于唐人的激切,注重内在自我实现的宋诗对于现代人也许更具启发性。
目录
作者简介
吕正惠 一九四八年生,台湾嘉义人。先后任台湾清华大学与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治唐诗与台湾现代文学。主要著作《战后台湾文学经验》《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小说与社会》《CD流浪记》《诗圣杜甫》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