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2237241
- 装帧:平膜勒口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237241 ; 978-7-112-23724-1
本书特色
当代大城市区域化和多中心化态势显著,地域尺度范围渐进扩大,城市功能活动逐步迈向整体地域分散和内部次结构分解,“次区域生活圈”成为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本著作以武汉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网络大数据采集、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及逻辑回归方法研究下列内容:①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地域范围及功能空间特征;②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机制;③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④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本著作将城市空间布局思维从传统物质功能导向转变为人类活动和需求导向,根据当代大城市居民大概率、经常性日常活动所在的“次区域生活圈”地域范围、功能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提出一套“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及空间组织优化策略,旨在创新大城市内部“次区域”空间组织维度,创新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与空间调控策略,为当代大城市“次区域”空间组织及整体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当代大城市区域化和多中心化态势显著,地域尺度范围渐进扩大,城市功能活动逐步迈向整体地域分散和内部次结构分解,“次区域生活圈”成为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本著作以武汉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网络大数据采集、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及逻辑回归方法研究下列内容:①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地域范围及功能空间特征;②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机制;③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④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本著作将城市空间布局思维从传统物质功能导向转变为人类活动和需求导向,根据当代大城市居民大概率、经常性日常活动所在的“次区域生活圈”地域范围、功能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提出一套“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及空间组织优化策略,旨在创新大城市内部“次区域”空间组织维度,创新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与空间调控策略,为当代大城市“次区域”空间组织及整体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地域范围及功能空间特征
第3章 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第4章 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建构标准
第5章 大城市“次区域生活圈”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第6章 结语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20.7¥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9.5¥49.9 -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65.3¥99.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住宅细节解剖书
¥29.4¥58.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3.0¥26.0 -
审判
¥14.4¥36.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12.0¥30.0 -
别墅风水
¥21.6¥68.8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1.4¥60.0 -
高家堡古镇
¥73.5¥9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35.4¥188.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89.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