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49217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14921793 ; 978-7-5149-2179-3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先秦以来文学艺术的经验,在继承前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构成了自己“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体系;
从明代弘治本以后,刻本、校本、注本甚多,清代黄叔琳辑注本集其大成,成为《文心雕龙》的通行本;
全书论及的文体计有59种,而其中属于应用文范畴的文体竟达44种,占文体总数的四分之三。
内容简介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文心雕龙》十卷,南朝刘勰着。刘勰(约四六五-约五二一),字彦和,主要活动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曾官拜县令、步兵校尉、东官通事舍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三十二岁始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完成,此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刘勰着作多失传,除《文心雕龙》外,现仅存《减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两篇。 《文心雕龙》共计五十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着作。其中《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辩骚》五篇,是全书的总论部分,此五篇认为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从《明诗》至《书记》共二十篇为文体论,既梳理了各种文体的简史,又是各种文体写作经验的总结;从《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时序》《物色》两篇则阐述了外在环境与文学创作的密切联系;《才略》《知音》《程器》属文学批评论;篇末的《序志》讲述了写作该书的目的、意图、方法、态度。
前言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文心雕龙》十卷,南朝刘勰着。刘勰(约四六五-约五二一),字彦和,主要活动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曾官拜县令、步兵校尉、东官通事舍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三十二岁始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完成,此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刘勰着作多失传,除《文心雕龙》外,现仅存《减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两篇。
《文心雕龙》共计五十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着作。其中《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辩骚》五篇,是全书的总论部分,此五篇认为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反对过分雕琢的创作倾向;从《明诗》至《书记》共二十篇为文体论,既梳理了各种文体的简史,又是各种文体写作经验的总结;从《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时序》《物色》两篇则阐述了外在环境与文学创作的密切联系;《才略》《知音》《程器》属文学批评论;篇末的《序志》讲述了写作该书的目的、意图、方法、态度。范文澜赞本书:“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讨论文学,《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一部大着作。”
目录
南史本传
例言
姚培谦识
文心雕龙元校姓氏
文心雕龙目录
文心雕龙卷**
文心雕龙卷第二
文心雕龙卷第三
文心雕龙卷第四
文心雕龙卷第五
文心雕龙卷第六
文心雕龙卷第七
文心雕龙卷第八
文心雕龙卷第九
文心雕龙卷第十
相关资料
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 ——章学诚
作者简介
刘勰(约456—约521),字彦和,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曾官拜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三十二岁始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完成,此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刘勰著作多失传,除《文心雕龙》外,现仅存《灭惑论》《梁建安王建剡山石城寺石佛碑》两篇。
-
东京梦华录
¥17.6¥4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0¥30.0 -
园冶-中华雅文化经典
¥15.9¥49.8 -
二刻拍案惊奇-精装典藏本
¥12.9¥39.8 -
素书
¥11.9¥39.8 -
宋词三百首注评
¥11.5¥39.0 -
孙子兵法
¥18.3¥39.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天工开物
¥2.5¥12.0 -
盐铁论
¥25.0¥40.0 -
楚辞选译
¥6.3¥15.0 -
颜氏家训选译
¥6.3¥15.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
¥4.5¥12.0 -
道德经
¥19.3¥30.0 -
西南联大国学课
¥35.2¥58.0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5.9¥55.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六朝文絜全译
¥13.0¥40.0 -
宋代传奇选译
¥7.6¥22.0 -
资治通鉴选译
¥7.1¥16.0 -
《论语》注评
¥5.9¥14.0 -
《子不语》(插图版)
¥15.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