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解密(全球制造 创新版图)

解密(全球制造 创新版图)

1星价 ¥25.8 (6.8折)
2星价¥25.8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9589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6页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32958917 ; 978-7-5329-5891-7

内容简介

  《解密:全球制造 创新版图》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设及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做法与经验。《解密:全球制造 创新版图》也详实地介绍了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英国“技术与创新中心”和我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现状,可以让国内从事这一领域的专家和工程科研人员充分了解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进展、发展趋势和运行机制。深信《解密:全球制造 创新版图》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及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全球科技创新整体情况
一、创新是各国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的战略选择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二)创新是应对严峻国际挑战的主要动力
(三)创新是抢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主导权的关键手段
(四)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
二、各国加快部署国家创新战略
(一)美国:三版国家创新战略确立了创新的核心战略定位
(二)英国:重视系统布局国家科研与创新体系
(三)德国:以高技术战略为纲,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四)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开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新阶段
三、2018年全球创新现状
(一)全球各国创新排名
(二)七大关键结论彰显当前全球创新的新特征
(三)中国创新能力在全球的表现
四、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一)从竞争格局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转型并行
(二)从发展趋势看,全球制造呈现出新的特征
(三)从创新方式看,协同创新正在重构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
(四)典型国家制造业创新的重点战略

第二章 美国
一、“三大创新战略”构建美国创新顶层设计
(一)《国家创新战略2009》
(二)《国家创新战略2011》
(三)《国家创新战略2015》
二、制造业创新成为美国确保其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领导地位的关键
(一)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繁荣的基石
(二)21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三)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是实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举措
(四)《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五)《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六)《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
三、“制造业创新网络”是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制造业创新研究院
(二)运行机制
(三)建设现状
(四)案例剖析:美国国家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院
四、美国制造业创新体系特征分析
(一)进一步强调制造业基础产业和自主创业
(二)进一步扩大政府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三)进一步重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四)进一步强化私人部门创新的引擎作用

第三章 英国
一、英国政府一直重视鼓励和支持科研与创新
(一)英国在创新上表现优异
(二)创新一直是英国的立国之策
(三)积极加强科研与创新管理机制改革,系统布局科技创新
(四)英国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进展
二、依靠技术创新重塑制造业优势地位成为英国实现经济复苏与繁荣的核心
(一)近年来英国制造业急剧衰落
(二)加紧制定国家产业战略,全面指导英国制造业重振和发展
(三)“三步走”打造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构建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弹射中心”网络建设初步形成
(一)定位与功能
(二)聚焦领域
(三)资金来源
(四)运行机制
(五)知识产权管理
四、弹射中心重点项目情况
(一)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
(二)细胞与基因疗法弹射中心
(三)运输系统弹射中心
(四)近海可再生能源弹射中心
(五)卫星应用弹射中心
(六)数字化弹射中心
(七)未来城市弹射中心
(八)能源系统弹射中心
(九)精准医疗弹射中心
(十)医药研发弹射中心
(十一)复合半导体应用弹射中心
五、英国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启示
(一)总体布局,设立标准
(二)加强监管,有序运行
(三)资金来源多样,商业化运营
(四)重视基础能力建设和技术研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四章 德国
一、以高技术战略为框架,构建德国国家创新战略
(一)《德国高技术战略》
(二)《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思想、创新、增长》
(三)《新高科技战略——为德国而创新》
(四)《高技术战略2025》
二、以“工业4.0”战略为核心,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
(二)德国“工业4.0”战略内涵
三、以四大国家骨干科学研究机构为基础。加强基础性科研平台建设
(一)马普学会
(二)弗劳恩霍夫协会
(三)亥姆霍兹学会
(四)莱布尼茨学会
四、案例: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建设情况分析
(一)提出背景
(二)聚焦领域
(三)主要任务
(四)资金投入方式
(五)评价体系

第五章 其他典型国家和地区
一、日本
(一)政府计划协调、私营企业主导
(二)锐意推行科技体制改革,适应技术创新发展需要
(三)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健康发展
(四)完善产、学、官结合创新体系,发挥创新推动器作用
(五)创新AIST体制机制,保障共性技术研发工作质量和效益
二、韩国
(一)政府统筹协调,大企业主导
(二)建设“经济创新中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三)确定未来增长动力产业,形成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四)政府加大政策服务,引领经济增长
三、欧盟
(一)实施“2020地平线”计划,加快科技一体化进程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技能
(三)更大效能发挥大学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印度
(一)重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业生态环境
(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支撑创业创新发展
(三)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做好公共服务保障
五、以色列
(一)政府统揽指导制造业创新全局,部门分工落实
(二)实施“5大计划”,打通制造业创新全链条
(三)精准施策,推动“三类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四)灵活运用投资基金,引导推动创新创业
(五)实施人才培育和引入政策,支持研发和创新
(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全球创新资源

第六章 中国
一、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回顾
(一)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发展阶段划分
(二)引进创新阶段(1949-1978年)
(三)追赶创新阶段(1979一2000年)
(四)自主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二、重点创新政策解读
(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三)《中国制造2025》
三、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二)存在问题
四、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构建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
(一)基本情况
(二)建设进展
(三)国家级创新中心概况
五、中国新时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三)措施建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任海峰,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Loughbonough University),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所技术创新研究室主任。  作者长期从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科技创新管理等领域研究,主持或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制造业创断体系总体研究》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溉  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关于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多个国家文件起草。  在《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