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

包邮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

1星价 ¥29.9 (3.5折)
2星价¥29.9 定价¥8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45274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54页
  • 出版时间:2019-09-01
  • 条形码:9787519452742 ; 978-7-5194-5274-2

本书特色

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深入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和难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借鉴

内容简介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光明社科文库》是研究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学术图书。《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研究/光明社科文库》将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划分为能源生产类技术和能源利用类技术两种,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两类技术的偏向性及其对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的达峰路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识别制约两类技术进步因素和当前中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技术演化视角研究提出了有助于促进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1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问题
13内容结构
14研究方法
15本书贡献 第2章二氧化碳减排中技术偏向的理论机理
21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211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12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22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221技术进步的经济学回顾
222二氧化碳减排中技术进步的作用
23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及其发生机制
231技术偏向的基本原理
232二氧化碳减排中技术偏向的发生机制
24小结 第3章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中的技术偏向性检验
3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来源及特征
31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312全国层面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313地区层面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32中国二氧化碳主要减排技术及其演化趋势
321中国二氧化碳的主要减排技术
322中国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演化趋势
33中国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偏向测度
331初步判断
332模型、方法与数据
333测度结果
34对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35基本结论 第4章偏向型技术演化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动态模拟
41分析思路与方法
42排放情景设定
421基准情景
422能源生产类技术进步情景
423能源利用类技术进步情景
43排放趋势分析
431数据分布特征
432演变路径分析
433达峰情景比较
44结果讨论
45基本结论 第5章能源生产与能源利用类技术减排效率制约因素识别
51研究设计
511目标行业选择
512评价方法选择
513DEA窗口模型
52数据处理
521变量选择
522数据来源
53评价结果
531能源生产类技术
532能源利用类技术
54基本结论 第6章国内外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借鉴
61中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回顾
611减排政策的构成分析
612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
613减排政策存在的问题
62典型国家(或地区)促进碳减排的管理政策
621欧盟
622日本
63典型国家(或地区)促进碳减排的技术政策
631欧盟
632美国
633日本
64经验启示
641制定低碳发展长期规划
642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643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
644加强低碳管理机制建设 第7章促进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71推动社会技术范式和技术愿景转变,优化减排技术成长
环境
711研发阶段:强化对减排技术创新的研发补贴
712渗透阶段:加大政策倒逼与示范项目建设力度
713扩张阶段:完善与新技术适应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714成熟阶段:推动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72发挥经济与技术政策组合效应,抑制能源回弹影响
721在重点领域率先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722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补贴,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723强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补助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
利用规模
73加快社会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转变,拉动减排技术进步
731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普及绿色理念
732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倒逼企业转型
733构建低碳产业体系,营造低碳氛围
74小结 第8章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喜君 1982.5-,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山西宏观经济学会理事,忻州市人大财经委财经监督专家。长期致力于资源型经济转型、技术创新与科技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办等省级科研项目9项;主持横向研究项目6项;在《科研管理》《资源科学》等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16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所发表论文累计被引用73次;出版专著2部;获得山西省公共管理领域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及忻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学术奖励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