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754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9-09-01
- 条形码:9787100175487 ; 978-7-100-17548-7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作为独立学科,始于“五四”时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这个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在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过程中,有些非主流的著作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这些著作也有重要的学术史的意义,例如分别在1923年和1929年出版的《周秦哲学史》(陆懋德著)和《中国哲学史》(钟泰著)。《周秦哲学史》由陆懋德1922年在清华学校上课的讲稿编成,并于1923年在京华印书局出版,今商务印书馆整理、编校后再版。全书凡十一章,各章之篇幅亦较均衡,前有叙、目,后附参考书。首章概论,陈述了陆懋德基本的哲学观、哲学史观;二、三章论周秦哲学的思想起源及勃兴原因;四至十一章论列道、儒、墨、名、法五家的主要思想,以及著作佚失但有哲学价值的其他周秦诸子的概况。本著作短小却不失分量,具有很高的学术史价值,其治史方法至今仍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构建中国哲学学科的*块奠基石,而陆懋德的《周秦哲学史》被认为是*早对胡适的哲学体系提出挑战的重要学术著作。他认为胡适以西方式的知识论(逻辑方法)整理周秦哲学,完全是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因而其取材结构仍依传统的六家之分;他的《周秦哲学史》试图净化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西方哲学的一切印迹,以拒绝西方哲学范型来维护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性。该书颇有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比高下的意思,在哲学史的意义、中国哲学之精神、周秦哲学的特点等基本问题上均另立一说。
目录
作者简介
林安梧教授,1957年生,台湾台中人。国立台湾大学**位哲学博士,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高足,美国傅尔布莱特(Fulbright)访美学人。现为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曾担任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及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哲学人性论、人文学方法论、比较哲学、宗教哲学、儒佛论争。出版专著20多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过《佛心流泉》《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老子道德经新译暨心灵药方》《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困结》《新道家与治疗学:老子的智慧》等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提出“后新儒学”引发学界注意,海内外已有多本着作及论文对此展开研究。被誉为继牟宗三之后,*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老子》注评
¥3.9¥11.0 -
理想国
¥22.0¥45.8 -
小窗幽记
¥5.7¥19.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美
¥5.0¥10.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7.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0.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