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81961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372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308196185 ; 978-7-308-19618-5
本书特色
合肥张家大弟张宗和的战时绝恋 一部民国版的《浮生六记》,一段被遗忘的纸质时代的爱情 逃难和战乱中的儿女情长及柴米油盐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人生活的真实记录 除了合肥四姐妹与沈从文、周有光,巴金、萧珊、卞之琳、罗隆基、杨振声、冰心、吴文藻、梅贻琦、杨荫浏等诸多现代文化名人的遗闻轶事散落其间……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是张宗和先生在抗战时期写给自己妻子的回忆性文章, 表达了作者对深爱的妻子的深切悼念和刻骨铭心的爱情。随书附录了作者与妻子的战时书信、自传体小说等, 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作者在抗战时期的生活轨迹与心路历程。
目录
作者简介
张宗和(1914年4月-1977年5月),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宗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大弟”,著名的“合肥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是他的姐姐。中学时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曾短暂就读于中国公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早期与四姐张充和在一起拍曲,成为清华大学谷音社曲友。1936年夏天毕业后,和四姐充和一起去青岛度假,结识妻子孙凤竹,时代的动荡促成了二人的情缘。与凤竹订婚后,两人一起经柳州、贵阳、重庆到昆明,在战乱中结为夫妇。婚后宗和在宣威乡村师范教书,后来又转到昭通国立师范学院、云南大学。1944年7月凤竹病逝后,宗和到立煌古碑冲安徽学院教书。1946年任苏州乐益女中校长。1947年应朋友邀请到贵州大学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时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为贵州师范大学)任教,培养了一批历史和昆曲人才。著有《张宗和日记》《秋灯忆语》等,遗有珍贵的昆曲史料。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8.5¥1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古代官制
¥14.5¥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