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包邮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1星价 ¥51.0 (7.5折)
2星价¥51.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06204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8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01062041 ; 978-7-5010-6204-1

本书特色

  《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是对河北省阳原县于家沟遗址(15.95~8.4cal ka BP)出土的近2万件动物骨骼开展的埋藏学及动物考古学的系统分析,从生态学、埋藏学和古人类获取及消费资源的方式这三个角度进行了遗址动物组合构成分析、动物群生态多样性评估、动物死亡年龄重构、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分布统计及骨骼破碎状况和方式的研究。该项工作是现代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系统尝试。
  通过重建古人类获取动物资源的行为模式,《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探讨了在更新世后一个阶段,生活在于家沟的古人类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而做出的生存策略调整。他们在动物资源域、动物资源群和动物资源个体上都进行了深度的开发,有针对性地狩猎幼年的羚羊与野马,食肉取髓,并对富含油脂的骨骼进行再加工以大限度地提取营养成分。在这些对动物资源强化利用的实践中,古人类可能获取了动物管理和动物副产品利用的相关经验,终导致其获取资源的方式由狩猎-采集向初级管理与生产转型。《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的相关结论有助于从动物资源角度理解冰消期古人类生存行为变化的过程与动因,为研究广义的农业起源提供新的线索。

内容简介

《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是对河北省阳原县于家沟遗址(15.95~8.4cal ka BP)出土的近2万件动物骨骼开展的埋藏学及动物考古学的系统分析,从生态学、埋藏学和古人类获取及消费资源的方式这三个角度进行了遗址动物组合构成分析、动物群生态多样性评估、动物死亡年龄重构、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分布统计及骨骼破碎状况和方式的研究。该项工作是现代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系统尝试。 通过重建古人类获取动物资源的行为模式,《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探讨了在更新世后一个阶段,生活在于家沟的古人类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而做出的生存策略调整。他们在动物资源域、动物资源群和动物资源个体上都进行了深度的开发,有针对性地狩猎幼年的羚羊与野马,食肉取髓,并对富含油脂的骨骼进行再加工以大限度地提取营养成分。在这些对动物资源强化利用的实践中,古人类可能获取了动物管理和动物副产品利用的相关经验,终导致其获取资源的方式由狩猎-采集向初级管理与生产转型。《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的相关结论有助于从动物资源角度理解冰消期古人类生存行为变化的过程与动因,为研究广义的农业起源提供新的线索。

目录

绪论
**章 研究背景、现状与问题
**节 冰消期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波动
第二节 冰消期古人类遗址的增长
第三节 冰消期人群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食物管理的前奏:广谱革命还是资源强化利用?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研究材料、方法与设计
**节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动物化石材料
第三节 动物化石信息采集的数据库设计与运用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视角与本书的研究设计

第三章 于家沟遗址动物群的生态信息
**节 遗址动物群的组成
第二节 不同动物所反映的生态学信息
第三节 捕猎者与猎物的生态学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骨骼的搬运、改造与埋藏
**节 骨骼保存状况
第二节 骨骼表面痕迹
第三节 骨骼单元分布频率

第五章 动物的死亡年龄与季节
**节 动物的死亡年龄研究
第二节 动物的死亡季节信息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碎骨”所反映的古人类获取资源的行为
**节 骨油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如何识别骨油的消费与利用
第三节 于家沟遗址的“碎骨”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冰消期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节 于家沟人开发动物资源的策略
第二节 资源强化利用还是广谱革命?
第三节 冰消期的资源强化利用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