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8143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20-01-03
  • 条形码:9787010081434 ; 978-7-01-008143-4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周易象数美学思想。《周易》“象、数”,是构成中国文化之基本框架与内容即艺术与技术、感性与理性、审美与求真的“原型”。其美学思想显隐在阴阳卦爻和《周易》经传中。本书从“易象与审美”、“易数与审美”、“象数与艺术”、“象数与诗意安居”和“象数美学价值”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周易象数之美”,并由此说明其对中国美学建构、艺术创作和中国人的性情爱好、居住理念以及现代生活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诠释了《周易》象数美学思想,从“易象与审美”、“易数与审美”、“象数与中国艺术”、“象数与中国人的诗意安居”和“象数美学价值的现代性思考”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周易》象数之美”,并由此说明其对中国美学建构、艺术创作和中国人的性情爱好、居住理念以及现代生活等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目录

序 引言 **章 易象与审美 **节 “象”及其在《周易》中的地位 一、爻、卦、象 二、象在《周易》中的地位 第二节 “观”的审美方式及象的多样性 一、中正以观:周易“观”的哲学内涵 二、八卦、六十四卦象形与象征的多样性:具象与抽象的统一 三、大美在象:周易“观”的中国美学意义 第三节 阴阳之道及“感”的美学意味 一、天地万物之美:阳刚、阴柔美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类的生命美学 三、“立象尽意”的中国美学意味 第四节 象的超越与大和之美 一、象的超越:在似与不似之间,走向审美自由 二、对立和谐:中和之美 三、“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第五节 易象中先民对“简”的追求 一、卦象线条:中国艺术崇尚简易线条之渊源 二、白贲无咎:绚烂归于平淡的重素倾向 第二章 易数与审美 **节 “数”及其在《周易》中的地位 一、数与象、辞的关系及数在《周易》中的地位 二、易数与中、西方数学及其“亲”美学性 第二节 占筮之美 一、卜筮而玩其占 二、大衍之数 三、卜筮之神秘美 第三节 河出图,洛出书 一、“河出图,洛出书”及其与易数的关系 二、河图、洛书之体用 三、河图、洛书的美学意义 第四节 天地之数的文化学及美学意味 一、易有太极 二、是生两仪 三、天地人三才 四、两仪生四象 五、阴阳五行 六、时乘六龙 七、七日来复 八、八卦相错 九、乾元用九 十、十朋之龟 第三章 象数与中国艺术 **节 象数与乐舞 第二节 象数与书画 第四章 象数与中国人的诗意安居 **节 “风水”与中国人的乐天知命 第二节 象数与中国建筑及诗意安居 第五章 象数美学价值的现代性思考 **节 象数:让世界走向中国 第二节 象数美学价值的现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碧,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文学博士后,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后在站(二站),湖南工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副教授,湖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周易》美学、中国田园诗歌和艺术心理学等。近几年在《道德与文明》、《中国文学研究》、《求索》、《作家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10项,包括“《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从(《周易》谦卦谈中华民族的和平精神”(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现象学情感理论和明清情感理论之比较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