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7634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75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60763477 ; 978-7-5607-6347-7
内容简介
《节日研究(第13辑)》的主题为“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内容主要涵盖民族节庆、节日变迁和田野报告三大板块,收录国内外节日研究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学术批评等,就节日、祭典、庙会、歌会等传统民俗话题展开对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研究。
目录
民族节庆
方南苗族社会的性别文化
——以施洞镇姊妹节为中心的人类学考察蓝咏石
闽西客家春耕习俗的展演与记忆张凤英
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
一哈尼族“阿保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张多
节目传统与村治的艺术
——论少数民族地区多姓苗族村寨节日的运作与效能杨春艳
节日变迁
人民公社时期春节习俗变迁探析(1958~1983)李渊源
荣成院介谷雨节祭海仪式的变与不变
——一基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的考察朱光涌
从谷雨节到开洋节:技术变革与渔业社区变迁
——一以胶东荣成院乔村为个案沈婉婷
传统节日视野下的碧霞元君信仰重构与变迁
——一基于河南台前满庙“泰山行宫”庙会的个案分析何杰峰
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传播实证研究
——一以来华留学生认知情况与获知途径调查为例蔡燕
新型节日空间中的手工艺发展思路
——以伦敦手工艺周为例唐璐路
田野报告
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王维娜
作为文化整合机制的清明节交流实践
——以辽西农村社区当下的清明节传承为观察对象王雪
豫东“烧香人”群体的“唱经”与修行孙艳艳
标志性文化生成中的多元复合性
——以登封地区大禹文化考察为中心朱鹏
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赖婷
往返、聚散与村庄仪式生活
一—基于太行山区某村元宵节的民族志调查罗士洞赵旭东
乡村武术组织的节日传统与时间制度
——以冀南北杨庄梅花拳为例张兴宇
庙会献戏:祭祀仪式剧和戏曲的互动与差异
——以冀南涉县赛戏、愿戏表演传统为例马兰
方南苗族社会的性别文化
——以施洞镇姊妹节为中心的人类学考察蓝咏石
闽西客家春耕习俗的展演与记忆张凤英
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
一哈尼族“阿保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张多
节目传统与村治的艺术
——论少数民族地区多姓苗族村寨节日的运作与效能杨春艳
节日变迁
人民公社时期春节习俗变迁探析(1958~1983)李渊源
荣成院介谷雨节祭海仪式的变与不变
——一基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的考察朱光涌
从谷雨节到开洋节:技术变革与渔业社区变迁
——一以胶东荣成院乔村为个案沈婉婷
传统节日视野下的碧霞元君信仰重构与变迁
——一基于河南台前满庙“泰山行宫”庙会的个案分析何杰峰
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传播实证研究
——一以来华留学生认知情况与获知途径调查为例蔡燕
新型节日空间中的手工艺发展思路
——以伦敦手工艺周为例唐璐路
田野报告
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王维娜
作为文化整合机制的清明节交流实践
——以辽西农村社区当下的清明节传承为观察对象王雪
豫东“烧香人”群体的“唱经”与修行孙艳艳
标志性文化生成中的多元复合性
——以登封地区大禹文化考察为中心朱鹏
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赖婷
往返、聚散与村庄仪式生活
一—基于太行山区某村元宵节的民族志调查罗士洞赵旭东
乡村武术组织的节日传统与时间制度
——以冀南北杨庄梅花拳为例张兴宇
庙会献戏:祭祀仪式剧和戏曲的互动与差异
——以冀南涉县赛戏、愿戏表演传统为例马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